(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11月20日,2025中国丝绸大会在四川省南充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聚焦蚕桑产业发展趋势、丝绸可持续发展、丝绸专业人才培养等交流经验,探讨“十五五”时期我国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新路径。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在致辞时回顾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茧丝绸行业取得的成就。“十四五”时期我国茧丝原料基础多元坚实,缫丝加工布局更加优化,丝绸织造体系完备高效,绿色生产研发成果显著,品牌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应用造福人类。展望“十五五”,茧丝绸行业将从科技创新、品牌引领、标准升级、新技术应用、消费场景开发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深入推进工厂化养蚕、智能化缫丝、多样化织造三大技术革命。
四川蚕桑文化源远流长,从嫘祖始蚕、蚕丛教民的古老传说,到三星堆遗址中丝绸遗迹的实证,再到唐代成都“蚕市”的盛景,四川不仅是我国丝绸的重要发源地,更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蜀锦、蜀绣以其精妙绝伦的技艺双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四川闪亮的文化名片。四川现有95个县(市、区)从事蚕桑丝绸产业,关联百万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嘉陵江流域等自然资源禀赋优异的区域,形成了30个蚕桑重点县、3大茧丝优势产业带、6大精深加工集聚区的集群发展格局。
11月21日上午,以“丝韵生活·链动未来”为主题的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在南充举行。本次博览会吸引了来自浙江、江苏等9个省(市)及德国、意大利等6个国家的270家企业参展。5大展馆呈现的产业生态,6场特色活动搭建的交流平台,成为国内外资源互通的重要桥梁。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重点产业投资推介以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累计签约项目27个,协议总投资达105·25亿元。
图为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现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