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湖南交管治理非法营运肇事风险取得明显实效

(来源:中国警察网)

转自:中国警察网

近年来,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锚定“协同共治、精准发力、压降风险”目标,依托协同机制、科技赋能与考核倒逼,系统推进非法营运肇事风险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通过层层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与部门监管责任,全省非法营运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嫌疑车辆轨迹分析数量从第一期520台降至第三期41台,运输市场秩序持续规范,安全风险整体可控。因非法营运引发的交通事故显著下降,今年10月全省仅发生8起简易程序事故,一般程序事故零发生,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得到有效筑牢。

协同共治:打破壁垒,织密全域治理“一张网”

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将非法营运肇事风险防控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运输市场秩序的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以系统思维推动资源整合与力量融合。

依托道安委议事协调机制,总队基于原有“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开发“非法营运预警模块”,以科技手段打通部门间的信息、业务与层级壁垒,构建起“省级统筹、市州主导、县区落实、镇街协同”的跨部门、跨层级治理格局。

省道安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通过定期联席会议,组织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研判治理形势,共享监管信息,联合部署专项整治,推动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高效”的治理合力,从组织层面筑牢风险防控根基,确保各项工作迅速落地、高效推进。

科技赋能:精准施策,破解治理“三大难”

针对非法营运“发现难、跟踪难、处置难”的痛点,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以科技为支撑,依托“道安监管云”与“非法营运预警模块”,精准锁定嫌疑车辆,实现精准推送与闭环治理。

该预警模块在第一期自动推送510台嫌疑车辆,涉及5个市州、19个县区;第二期推送420台,涉及6个市州、18个县区;第三期推送41台,涉及10个市州、22个县区。每期预警均附有车辆信息、行驶轨迹、风险等级与处置建议,通过系统精准推送至市、县道安委,并同步抄送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及属地镇街,形成“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同时,湖南建立“预警推送—属地核查—部门处置—结果反馈—跟踪复查”闭环管理机制,每月对全省嫌疑车辆进行大数据分析与风险评定,精准推送高风险信息,明确核查重点与处置时限,确保每条预警落到实处,实现“靶向定位、精准打击”,推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考核倒逼:压实责任,筑牢安全“防火墙”

为确保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工作见效,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将非法营运预警处置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以考核导向倒逼责任传导,推动治理取得实效。

各级监管部门主动履职,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重点区域、时段的排查力度,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清源行动”,对预警车辆所属企业与平台进行溯源,依法查处违规挂靠、超范围经营等行为,累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16台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整治非法营运“黑窝点”“黑站点”24个。注重源头治理,通过优化客运线路、加强农村客运供给,并将其纳入“两客一危”动态监控平台,从源头减少群众选择“非法拼车”“黑车”的行为。各地镇街积极协同排查,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格局,推动治理从“纸上部署”转为“一线落实”,实现对嫌疑车辆“见车见人、精准管控”,最大限度压缩非法营运的生存空间与风险隐患。

此外,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定期发布典型违法与事故案例,以案说法开展精准宣传教育,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营运,有效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与法治观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湖南交管治理非法营运肇事风险取得明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