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祝贺!6名在陕科学家新当选两院院士

转自:西安发布

今天(11月21日)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

共有144人当选

其中

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

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女性科学家。

其中,4名在陕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西北工业大学张艳宁(女)、杨坤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二研究所钱林方,长安大学李树涛;2名在陕科学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苏光辉、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香增。

此外,2025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4人。

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908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1002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48人。

张艳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CCF夏培肃奖和宝钢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长期从事天基空间环境监测处理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并与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等40余项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等。

杨坤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兼任国家重大海洋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型号专家组成员、国家多部委专家等职。长期从事水声物理、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声系统设计、海上超视距高速传输等方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0余项课题,担任国家某重大专项海洋声学综合调查7个航次首席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钱林方,历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二研究所总工程师。获首批国家工程师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排名第1获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1年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78项发明专利,出版论著4部,发表论文250余篇。

李树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遥感图像处理、信息融合与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19年、202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苏光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领军人才。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先进核能与核动力系统热工安全领域研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出版教材专著4部。

王香增,正高级工程师,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入选斯坦福“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国家杰出工程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特低渗、非常规致密油气和CCUS理论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建立了延长石油科技创新体系,在延长油田连续18年千万吨以上增产稳产、特大型延安气田发现及规模效益开发、全流程一体化CCUS项目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祝贺!6名在陕科学家新当选两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