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数字赋能“菜篮子”全链条守护“舌尖安全”

金秋时节,踏入山东兰陵,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兰陵,这座年产量超500万吨的“蔬菜大县”,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积极回应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指引下,兰陵县瞄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农业“小散弱”难题,为兰陵农业开辟出一条以质兴农、以链强农的新路径。

过去,农产品质量管控困难、产销信息不对称、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如同枷锁一般,严重制约着兰陵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面对长三角高端市场对品质的严苛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舌尖安全”的热切期待,兰陵农发集团积极作为,创新构建了“农产品质量数智化监管服务平台”,为传统农业装上了“数字大脑”。

该平台由兰陵农发集团主导推进,创新应用“农安码”,实行“谁生产谁赋码、谁流通谁扫码”的机制,实现了对全县1034家农资主体、2900余家种植主体的全覆盖监管。从种子采购、施肥施药,到采收检测、市场交易,每一棵蔬菜的“前世今生”都被完整记录在案。消费者只需扫码,就能轻松追溯蔬菜的全过程;监管部门凭借此码,可实现精准管控。这套数字化治理体系,让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看不见摸不着”转变为“可感知可验证”,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质量是市场的通行证,有了可靠的质量背书,市场信任应运而生。兰陵县在平台基础上,组建“菜篮子乡村振兴俱乐部”,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吸引盒马鲜生、海底捞、山姆会员店等58家知名企业入驻。集团创新推行“企业片区化”发展模式,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下达“单品定制化订单”,俱乐部在兰陵农发集团的统筹协调下,整合乡村种植资源,将订单精准分解至相应片区,形成“一企带多村、多企成片区”的联动格局。

“以前是种什么卖什么,现在是卖什么种什么。”一位合作社负责人感慨地说。兰陵农发集团通过“保底价+溢价分成”机制,让千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合作社年均分红超百万元。这种“以销定产、按标种植”的模式,既保障了企业获得稳定优质的货源,又显著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为实现农业产业从“一产独大”到“三产融合”的转变,兰陵农发集团积极投资建设检验检测、冷链物流、交易集散、校园直供、果蔬加工、金融结算“六大中心”,精心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果蔬加工中心,在兰陵农发集团的运营下,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覆盖197所学校的食材直供项目,由兰陵农发集团严格把控质量,让学生的餐盘装满“兰陵安全菜”;7万立方米的大型冷库,在兰陵农发集团的管理下,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

如今,兰陵蔬菜不仅畅销国内40多个城市,还出口日本、欧美等15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近万吨。这座曾经的农业大县,正通过兰陵农发集团的数字化赋能和全产业链打造,实现从“量大”到“质优”的跨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李振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数字赋能“菜篮子”全链条守护“舌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