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杨佳音)“阿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句真诚的道歉,融化了凝结在双方当事人心中的坚冰。近日,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被告高某的诚恳致歉和原告杨某某的宽容谅解,给这起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高某驾驶电动自行车逆行,不慎撞伤了行人杨某某。事故发生后,由于迟迟未能联系上高某,双方无法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杨某某无奈诉至法院。
案件移送至承办法官张驰手中后,法官并没有简单地准备开庭审理,而是深入了解双方的矛盾根源。沟通中,法官敏锐地察觉到,这起纠纷的核心并非单纯的赔偿问题,而是原告心中的那口“气”——杨某某需要的是对方的认错态度和尊重。
于是,法官首先释法明理,引导高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逆向骑行电动自行车不仅违反交通规则,更是对他人安全的不负责,让他明白了自己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与此同时,法官了解到杨某某最在意的,其实是高某事后的逃避态度,也表示如果高某能够真诚道歉,自己愿意在赔偿金额上做出让步。
在法官耐心温情调解下,高某向杨某某诚恳道歉:“阿姨,对不起!”这句朴实的道歉,让杨某某看到了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年轻人。最终,高某表示自愿赔偿杨某某各项损失1000元,并当场支付。杨某某也接受了高某的道歉,双方握手言和,脸上都露出了释然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