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织就算力统筹“一张网” 长三角跑出数智加速度

转自:江苏省国资委

近日,中国算力平台(江苏)暨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以下简称“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

据悉,该平台由江苏省数据集团承建。平台的正式上线以及与长三角部分城市的互联互通,标志着江苏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宏大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为推动战略性资源统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算力要素市场贡献“江苏智慧”。

一键下单 算力可“网购”

算力,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是衡量区域数字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更是检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的关键标尺。

截至上线时,平台已监测江苏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算占比约70%,成为江苏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面对总规模达87.3EFlops的庞大算力资源,以及分散在13个设区市的统筹难题,如何实现全省“一盘棋”调度?

江苏通过构建“1+13”两级运营体系解决这一问题。其中,“1”是省级调度核心,如同“大脑”,负责制定标准、统筹资源、贯通全省网络;“13”是遍布各设区市的运营节点,将算力服务输送到基层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该平台搭建了“1224”技术架构,即一个统一算力门户、两大服务体系、两大技术规范体系和四大能力中心。通过AI创新赋能、算力调度、运营管理与全景监测,实现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算力的统一纳管与灵活调度。

也就是说,通过这套体系,企业可通过统一门户像“网购”一样便捷地获取所需算力,像“水电”一样可感知、可调度、可交易。

江苏以“全省一体”的有益实践,有效破解算力资源分配不均、使用率低难题,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区域方案。

“平台致力于推动算力从‘资源’向‘服务’转化,为江苏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普惠、易用算力资源池’。”江苏省数据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长三角算力一体化 探路全国“一盘棋”

平台的上线,是江苏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任务的关键一步。

横向协同,长三角率先“组网”。这是长三角算力一体化构建算力资源的“统一市场”、开展实质性运营的关键一步。其价值在于提升区域整体的算力供给韧性,更是在实践中探索跨省域的调度规则、数据标准和结算机制,为全国层面的互联互通探路先行。

纵向贯通,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调度体系。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的深层价值,在于其成为国家算力网络的两个核心层级的关键节点。一方面,它作为中国算力平台江苏分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的实时数据贯通,未来江苏的算力服务将辐射全国,也能引入全国资源服务本地。另一方面,江苏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体系在枢纽层面的先行实践,为国家工程提供了关键的“区域方案”,验证了从技术架构到业务协同的可行性。

江苏的实践表明,算力要素的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沿着“省内统筹、区域协同、全国贯通”的路径稳步推进。

筑牢服务链条 繁荣算力生态

平台的活力,源于生态。江苏算力平台正在激活一条从底层硬件、调度中枢到行业应用的完整算力服务链。

国产算力基座“扛重担”。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市场运营相关负责人展示了国产算力在重大场景下的可靠性。

运营商转型“综合服务商”。作为算力产业生态的中坚力量,三大运营商积极向算力服务商深化转型,构建覆盖数据、算力、模型、安全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科技企业攻坚“性能极限”,解决了算力“供得上、用得稳”的核心难题。

伴随着平台的上线,以及业内各界力量的接入,一幅关于算力深度融合的生态图景清晰呈现,各司其职,又协同共生,共同将算力从一项尖端技术,锻造成能够赋能千行百业、支撑国家战略的普惠性生产要素。

【责任编辑:语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织就算力统筹“一张网” 长三角跑出数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