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网购淘菜”超划算 市民指尖上抢鲜

    ◀“网购淘菜”性价比高。(网络截图)

  本报讯(记者韦薇)“以前买菜跑市场,现在刷手机就能买到外地的新鲜菜,比楼下菜摊卖的还便宜。”近日,记者注意到,当前全国菜价持续走高,“网购淘菜”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南宁,市民“菜篮子”悄然转向线上:小红书、电商平台里,本地现摘蔬菜包邮直发,外地特色青菜跨省配送,“网购淘菜”成为不少家庭的首选。

  昨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看到,生鲜蔬菜的“包邮专区”热度居高不下:一款安徽产地的组合装(3斤黄心乌塌菜+1.5斤上海青)标价15.25元,是助农商品且全国包邮,显示30天内已售出2000余单;而南宁本地卖家的卷心大芥菜,5斤装售价14.97元,承诺“从郊区菜地现摘现发、48小时内送达”。“小区菜店的上海青要5元/斤,网购这箱算下来每斤才3块多。”市民张女士翻出订单算了笔账,“本地菜新鲜度够,外地菜性价比高,搭配着买最合适。”

  目前这股“淘菜”风潮已席卷全国。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网购青菜”话题受到广泛关注。重庆网友晒出“18元包邮的云南奶白菜”,称“比本地菜市场便宜一半”;杭州用户分享“20元买到5斤山东娃娃菜”,评论区数十条留言被网友追问链接;就连北京的消费者,也开始下单“25元包邮的广东菜心”。

  “以前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现在直播开起来,当天摘的菜下午就能发走。”南宁本地蔬菜卖家韦先生说,他在郊区承包了5亩菜地种芥菜,今年9月试水电商直播,每天直播2小时,能卖20多箱5斤装的芥菜,包邮后每单利润虽然只有2元钱,但销量是之前的3倍。而外地菜商的逻辑则是薄利多销——安徽某蔬菜合作社负责人表示,通过电商直接对接消费者,省去中间商环节,“哪怕每斤赚几毛钱,薄利多销也能盈利,还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对消费者而言,“淘菜”的吸引力不只是价格。市民陈女士刚收到一箱从云南发往南宁的奶白菜,“网购青菜除了比菜市场的便宜,还能吃到外地不同品种的青菜”。而本地菜的“鲜度优势”也很突出,韦先生的订户中,不少是南宁餐馆老板,“他们要得急,48小时直发能保证菜到店还是新鲜的,用来做酸菜正好”。

  从“菜市场挑菜”到“手机端淘菜”,线上“菜篮子”既拓宽了农户销路,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新鲜+实惠”的双重便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网购淘菜”超划算 市民指尖上抢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