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苏炳添完成最后一舞:只要敢想,中国田径能够创造更多奇迹

(来源:上观新闻)

十五运田径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36岁的苏炳添担任广东队的第一棒。在将接力棒交给二棒的队友刘洪熙后,这名亚洲百米纪录保持者、首位闯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传奇,也交出了中国短跑的接力棒。离开赛道时,苏神说:“我觉得只要敢想敢干,中国田径还能创造更多奇迹。”

11月20日,广东队选手苏炳添(右)在比赛中与刘洪熙交接棒。

我这十年留下许多故事

2015年5月31日,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百米比赛中,苏炳添获得第三名,电子屏幕显示,他的成绩为9.99秒,这是中国运动员历史上首次突破10秒大关。三个月后的北京田径世锦赛,苏炳添在百米半决赛再度跑出9.99秒。中国短跑一个新的时代来了!

昨晚告别之际,苏炳添回忆起这段破茧的时光——在北京“鸟巢”,他和队友拿到4x100米决赛第二名,当时一位主管领导打电话给他们说,今天不论多晚,都一定等你们回来。回来一打开门,领导哭了,并对苏炳添他们说:我没想到,只用了两年时间,在我还没退休之际,看到中国这个项目能够站上世界大赛决赛的舞台,获得一枚奖牌!

但那一刻,很多人都还想象不到,六年后,苏炳添会代表中国人首次站上奥运会百米决赛的赛道,并将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提升至9.83秒。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个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并带领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获得第四名。

苏炳添的整个运动生涯,就是一段段突破瓶颈、超越极限的故事。比如将起跑腿改为左腿,忍着严重腰伤备战东京奥运会。还有他以1.72米的身高、32岁的高龄,为中国短跑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决心。

苏炳添的突破之路,刻着时代进步的鲜明烙印。当中国田径以开放的姿态,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以苏炳添为首与世界田坛知名教练合作、与国外精英选手交流,为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找到了自信。昨晚苏炳添说:“前两天我还和张培萌聊起,当时我们一起去美国接受外训的事情,一个人提着行李箱去赶车,两三个人一起做饭……这十年在我的人生里留下了许多故事,这就足够了。”

苏炳添正式挂靴

我这条路后人可以借鉴

能容纳8万人的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昨晚坐满了观众,许多人都是来和苏炳添告别的。即便很早就知道苏炳添的身体无法再支撑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但因为他带给中国田径的无上荣光,这个夜晚怎么说也不能错过。

接力赛结束后,苏炳添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然后接过话筒,向赛场告别。“我不想无端端地、悄无声息地跟大家说再见。四年坚持下来非常困难,可能这个苦只有我的队友清楚。能够坚持到今天,在我的家乡跟大家说一句再见,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是短短的道别,但我不会离开热爱的田径领域。”

苏炳添在暨南大学指导个“苏中心”的学员

苏炳添速度研究和训练中心,由暨南大学、广东省体育局和中国田径协会共同组建,主攻田径(短、跨、跳)训练的前沿技术,为大湾区和中国田径队人才培养提供助力。苏炳添期待能尽快托举下一拨尖子运动员登上世界大赛舞台,“我26岁才突破10秒大关,而现在这批运动员20岁就跑到10秒零几,所以我希望他们去借鉴一下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如何在国家的培养中脱颖而出,能够慢慢站上世界舞台。希望他们也可以出现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决赛,将中国故事延续下去。只要敢想敢干,中国田径能够创造更多奇迹!”

全运会新科百米冠军李泽洋也在认真听着苏炳添的告白。有幸陪伴偶像完成最后一舞后,李泽洋说:“9秒83我也破不了,但需要我们00后、05后甚至10后、15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进。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这批或者下一批运动员中,一定有人可以接近他的这个成绩。”

原标题:《苏炳添完成最后一舞:只要敢想,中国田径能够创造更多奇迹》

栏目编辑:江妍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李铭珅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金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苏炳添完成最后一舞:只要敢想,中国田径能够创造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