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网红甜品固体杨枝甘露易吃出“小毛病”?

    市民在建政路夜市购买固体杨枝甘露。    本报记者宋延康 摄

  本报讯(记者罗颢)橙黄芒果块、雪白酸奶冻、鲜红西柚粒层层叠叠——近期火爆全国的“新晋网红”甜品固体杨枝甘露,在南宁街头巷尾掀起品尝打卡热潮。

  据介绍,这款网红甜品是传统杨枝甘露的创新升级款,以芒果、固体酸奶(或奶酪)、西柚粒为核心配料,搭配西米、琼脂或海石花等凝固食材,将原本顺滑的饮品转化为层次分明的固态甜品——芒果块绵密香甜,酸奶冻Q弹爽口,西柚粒酸甜爆汁,多重口感交织碰撞,比“原版”杨枝甘露更具嚼劲儿,凭借“颜值与风味双在线”,成为市民追捧的“甜宠”。

  在建政路夜市,市民李女士举着刚买到的固体杨枝甘露拍短视频:“刷社交平台被反复种草,特意绕路来打卡,嚼着吃的杨枝甘露太有满足感了!”广西大学周边一家甜品店店长透露,这款甜品上架半个月,日均销量超100份,周末学生扎堆购买,还常有人要求加芋圆、青稞丰富口感。社交平台上,“在家做固体杨枝甘露”教程播放量破百万,不少市民晒出用芒果、固体酸奶、西柚粒DIY的成品,热度居高不下。

  但热捧背后,吐槽声也屡有耳闻:“连续吃三天后拉了肚子”“孩子吃后喊肚子疼”“脸吃黄了”。秋冬时节,这款网红甜品为何易吃出“小毛病”?南宁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罗莎从营养、体质等方面给出专业解读。

  “芒果、固体酸奶、西柚都是好食材,但也需合理食用。”罗莎介绍,芒果富含β-胡萝卜素,能缓解眼疲劳;固体酸奶高蛋白高钙,酪蛋白可缓慢释放氨基酸;西柚低卡低GI,每100克热量仅42千卡,高血糖人群适量食用无需担忧血糖波动。问题出在食材特性与食用方式的叠加:西柚、椰浆(部分配方添加)属寒凉食材,搭配冷藏储存的方式,吃了会刺激秋冬本就“阳气不足”的脾胃。

  罗莎解释,腹泻腹痛多因寒凉食物刺激胃肠黏膜引起,加上甜品甜腻易“生湿”,寒湿叠加导致脾胃运化下降,手脚冰凉、怕凉人群更易中招;而“脸发黄”是胡萝卜素血症引起,因短期内芒果吃太多,胡萝卜素沉积皮肤,停食1—2周可自行消退,无需担忧。

  她特别提醒,四类人群尽量避免食用: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和孩子,芒果或牛奶过敏者,经期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正在服用降压药、降脂药、抗过敏药的人群——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影响药物代谢,增加副作用风险。

  “无需因怕不适就放弃美味,做好小调整即可兼顾口感与健康。”罗莎给出实用建议:可用易消化的海石花替代西米、琼脂,口感更Q弹且不易胀气;冷藏甜品常温放置15—20分钟后再吃,减少脾胃刺激;食用频率控制在每周1—2次,每次约150克(一小碗);自制时选无糖酸奶,靠芒果自然提味,少加或不加糖,既减热量又避免“甜腻生湿”。若不慎吃多出现腹胀腹泻,可喝温姜茶(3—5片生姜煮5分钟加少许红糖)或大麦茶缓解,也可吃小米粥、蒸山药等温性食物给脾胃“减负”,粥中加少许白胡椒温脾阳效果更佳。立冬后天气转寒,食用生冷食物需适量,才能在畅享美味的同时护好脾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网红甜品固体杨枝甘露易吃出“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