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华家岭的秋

□ 王定顺

当车轮碾过山路,我忽然明白友人为何说“秋是山的私语”。华家岭像一匹褪了色的绸缎,从会宁南部的天际线铺展而下,夕阳正将最后的金箔缀在绸缎边缘——那些经霜的白杨叶在风中翻动,露出金色的叶背,仿佛谁在山间撒了一把金角子,又被秋风轻轻推着,滚向远处层叠的沟壑。

我偏爱这样的时刻:秋阳不再炽烈,却像陈年的葡萄酒,将整个山谷浸得微醺。路边的野山楂树举着猩红的小灯笼,酸枣刺上还挂着早霜凝成的冰晶,在斜照里闪烁如星子。华家岭的秋,不喧嚣,却用最朴素的方式诉说——你看那株歪脖子山杨,一侧的枝叶已染成琥珀色,另一侧却还倔强地绿着,像一个人左手握着夏天,右手却已触到了冬的衣襟。

沿着公路穿行在林带时,我遇见了那些沉默的老者——左公柳的树皮皲裂如古地图,深深浅浅的纹路里,或许还藏着光绪年间的风沙;而年轻的油松正舒展着苍翠的枝条,松针上垂着的露珠,倒映着澄澈的天空。我伸手抚过一棵柳树新生的枝条,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微凉的树皮,还有林则徐当年路过时扬起的尘沙,谭嗣同夜宿山神庙时的月光,茅盾先生笔下“西北高原的筋骨”——原来树木才是最不朽的史官,它们把时光酿成年轮,一圈圈刻进生命的内核。

暮色四合时,华家岭镇的灯火像散落的萤火。小餐馆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炉火烧得正旺,将店主小两口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像一幅流动的皮影戏。“吃碗热汤面吧”,女主人笑着往炉膛添了块炭,火星子噼啪跳着,落在青砖地上。面条在滚水里翻涌,葱花和蒜苗的香气混着煤烟味弥漫开来,这让我想起那些在老家的夜晚——原来人间至味从不在珍馐,而在这烟火气里的坦诚与热忱。男主人说,今年的秋霜来得早,说着便从柜里摸出两个核桃,塞到我们手里:“路上吃,解乏。”

返程时,月亮已升上了树梢。车窗外,几个小青年正举着手机自拍,闪光灯在秋夜里划出短暂的亮线,像萤火虫误入了人间。我忽然懂得,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启示:于他们是青春的背景板,于我们是时光的镜子。但无论老少,当我们站在这山间,看秋叶如何坦然地告别枝头,看星辰如何温柔地覆盖大地,心灵都会被这自然的韵律洗涤——就像路上的车辙,无论曾碾过多少尘埃,最终都会被秋雨抚平,只留下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恩。

华家岭的秋,原是一场温柔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所谓岁月流逝,不过是让绿叶变成红叶,让青涩酿成甘醇;所谓人间温情,不过是炉火边的一碗热汤,是陌生人递来的一颗核桃,是万物在秋光里共舞时,那无需言语的默契与懂得。当最后一片杨树叶落在车顶上,我听见风里传来古老的歌谣,那是山川在说:且慢行,且珍惜,这人间的每一场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华家岭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