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友为其领跑也被认定犯规
11月2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10000米项目云南队选手蒋发坤、杨绍辉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11月20日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10000米比赛中,云南队选手蒋发坤和杨绍辉成绩被取消,原因是即将被套圈的杨绍辉为队友提供了领跑支持。山东队唐浩然凭借28分54秒24的成绩递补成为冠军。
比赛中,当有望冲击冠军的蒋发坤还剩一圈半时,跑在他前方且即将被套圈的队友杨绍辉突然加速,带领蒋发坤发动冲刺并确立领先优势。最终蒋发坤率先撞线,但之后赛事成绩公告显示,蒋发坤和杨绍辉均被取消成绩,原因是两人违反了《世界田联竞赛与技术规则》中的6.3.1条规定,即不允许被套圈或即将被套圈的选手为其他选手提供领跑支持。
不少人可能会有疑问,田径比赛特别是马拉松赛事中,运动员跟随他人跑的情况不是很常见吗?甚至有的比赛还会安排官方领跑员(即所谓的“兔子”),为什么这场比赛中的领跑就会被判犯规呢?
其实田径比赛中为他人领跑的行为本身并不都是违规的,但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在马拉松等路跑赛事中,领跑者和被领跑的运动员应一同从起点出发,领跑员可以中途退出,但不能是半途才进入赛道,否则被领跑的运动员成绩会被视为无效。
在800米到10000米的场内田径比赛中,由于运动员至少要完成两圈的奔跑,因此被套圈或即将被套圈的运动员(即跑得更慢的运动员)为领先运动员领跑的行为也被视为等同于中途进入赛道的领跑,所以是犯规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领跑者还是被领跑者,即使完赛,成绩也会被取消。
简单来说,田径比赛中“合法的”领跑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共同起跑,二是在领跑阶段领跑者始终要比被领跑者跑得更快。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