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网太原10月20日电 (杨佩佩 卢科 范天锡)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暨晋城太行古堡群申遗主题会近日在山西晋城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之路,共商太行古堡群申遗传承之策。
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俊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晋保平,住建部原总经济师赵晖,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薛明耀,山西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杜临学出席并致辞;晋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邓志蓉主持;晋城市副市长杨晓雷介绍晋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
近年来,晋城市立足“华夏文明文化第一感知区、神话之乡文化第一感悟区、东方古堡文化第一展示区、文旅康养文化第一目的区”总体定位,坚持文旅、农旅、康旅三旅联动,高标准推进“百村百院”工程,打造太行一号乡村振兴示范带,推进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程,探索形成“8种康养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10种模式”和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走出了一条保护、活化、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李俊明在致辞中以“古村古堡·新质新韵”为题,为晋城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和太行古堡群申遗问诊把脉。他说,古村古堡是载体、是传承,新质新韵是目标、是创新。晋城是资源的“富集高地”,更是保护创新的“实践样板”。站位新时代,要完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出清机制,建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基金,推动保护范式深刻变革。要积极申办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发展论坛,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场教学基地,跳出“就古堡论古堡”“就遗产论遗产”的单一思维,从历史、文化、建筑、社会学等多维度,系统挖掘村堡一体的文化耦合内涵,为创建国家文物密集区整体保护示范区、助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提供学术支撑。要探索成立古堡保护创新发展国际技术联盟,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等机构的沟通,精准把握申遗规则、节奏,深入挖掘太行古堡群的价值精髓,讲好晋城·山西·中国古村古堡故事,让三晋文化、中华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走出去”。
晋保平对晋城市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认可。他说,近年来,山西省以及晋城市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晋城太行古堡群申遗”的工作设想,更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认真总结晋城在传统村落保护创新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拓展新视野,探索新路径,进一步夯实古堡申遗的工作基础,共同谱写“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发展工作的时代新篇章。
薛明耀表示,近年来,晋城坚持解放思想、立足长远、系统施策,探索走出一条“保护传承为基、文旅康养赋能、重大工程牵引”的活化利用之路。古村古堡是历史馈赠给晋城的“文化瑰宝”,真诚希望本次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技术精英,聚焦“活化”开良方,聚焦“传承”献良策,聚焦“申遗”指明路,以最前沿的理念、最新颖的思路、最开阔的视野为晋城古村古堡保护和活化利用把脉问诊、传经送宝。晋城必将认真领会、深入研究,全面把握这些宝贵意见建议,尽快形成具体行动方案,积极探索保护利用新路径,努力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晋城经验,为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贡献晋城力量。
活动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福建省住建厅的著名学者与中国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太行古堡群所在地领导和深耕古村落保护一线的基层代表们,围绕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和晋城太行古堡群申遗,聚焦理论研究、政策建议、方案制定、路线图、时间表等方面,深入探讨、热烈交流,形成了许多具有专业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的路径方法,共同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创新与晋城太行古堡群申遗贡献智慧力量。
会后,与会人员还深入实地考察调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