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湖北武汉
高中生小韩(化名)
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时
突然发现校服口袋里
冒出一股黑烟
原来是口袋里的充电宝自燃了
小韩的校服被烧出一个大洞
鞋子也严重损毁
最终在保安的帮助下才把火扑灭
所幸小韩并未受伤
小韩表示
这款充电宝
是花费165元在网上购买的
刚用了一个月
“当时只是带在身上,
并没有在充电。”
近年来,充电宝
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
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
充电宝不用时也能起火
↓↓↓
充电宝什么状况下
易自燃、爆炸?
劣质产品
充电宝主要由电芯、电路板和外壳三部分组成。其中,电芯的主要材质是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不合格的电芯和电路板都易引发充电宝自燃、爆炸。
不合格的电芯在充电或受到外部挤压时,内部的隔膜会发生微短路。这时即使电芯外观完整,在使用过程中仍有自燃、爆炸风险。
根据国家规定,正规上市的充电宝必须取得3C强制认证,并且标注在产品上。公众可登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官网查询。
点击“证书查询”,选择制造商,能查询到结果的表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如果显示“没有找到该证书”,就是不合格的,也可将防伪码输入到“证书编号”中查询。过度充电
充电宝充满电一般需要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如忘拔充电器持续充电,充电宝电池会处于过度充电的状态,易发生电路故障,进而爆炸。
无法散热
充电时置于被子、盒子里等不利于散热的环境,或将充电宝放在高温区域,都有可能引发充电宝的自燃、爆炸。
日常应将充电宝存放在温度适中、干燥的地方,防止暴晒,其最佳使用温度是0~40℃。
受到挤碰
摔、碰、挤压等暴力动作可能会造成充电宝内部零件错位、电芯泄漏等,从而引发充电宝爆炸。
超期使用
在充电宝的一侧,通常有可循环使用标识,中间的数字代表充电宝内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
充电宝作为消耗品,在频繁使用中超过可循环使用年限的话,其内部电池可能会出现异常,将有自燃、爆炸风险。
充电宝起火如何扑救?
充电宝的电芯通常由几块锂电池拼接组成,即便一块电池的火熄灭,残余的高温也可能引燃旁边的锂电池。
消防员实验显示,干粉灭火器的渗透性和降温效果比较差,在应对充电宝着火时效果并不理想,而水能够渗透到充电宝内部,有效灭火并起到降温作用。
因此,如遇充电宝起火,应用水灭火。
日常生活中
如何规范使用充电宝?
1.平时携带充电宝要注意避免重压或强烈震动,以防出现短路或爆炸等情况。
2.不使用时,应把充电宝放置于通风处,避免在暴晒或潮湿的环境存放。
3.给充电宝充电应尽量使用原装插头,或购买与充电宝参数一致的充电插头。
4.不要长时间给充电宝充电。
5.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充电宝有过热、异响、变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选购充电宝请认准3C标识
日常充电和使用
应注意规范操作
如发现充电宝
鼓包、过热、冒烟
应立即停止使用
一旦自燃 用水灭火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湖北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