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河南安阳9月19日电 (王宇)以“两岸同心 易脉相承”为主题的2025海峡两岸周易文化交流活动19日在河南安阳汤阴县羑里城启幕,200余位来自两岸及海外的易学界人士齐聚一堂,共溯《周易》智慧源流。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哲学典著,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羑里城被认为是《周易》发源地。
在开幕式上,台湾台东大学教授李伟俊表示,《周易》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之道,具有简易、变易、不易的深刻内涵。《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连接两岸同胞精神纽带的重要载体。
当天,李伟俊特意穿了一件印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唐装。他介绍,两岸虽隔一湾浅水,但对“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思想的认同是一致的,这是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生存智慧,可解决众多时代关切问题。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毓周表示,安阳是“甲骨文之乡”,《周易》与甲骨文有着天然的联系,今后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开展研究,进一步优化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台湾河南同乡总会理事长刘栋义表示,《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智慧,正是今天常说的“与时俱进”,这为两岸民众提供了安顿身心的重大智慧及力量,有助于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开幕式结束后,乙巳年羑里城周文王祭祀大典举行同步举行,众多海内外易学人士缓步登台献花。
此次活动由海峡两岸交流中心、河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