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小驿站”托起“大民生” 山西晋中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港湾

  和商网晋中9月18日电 题:“小驿站”托起“大民生” 山西晋中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港湾

  作者 杨佩佩

  每天中午,山西晋中榆社县北寨乡赵王村的居家养老服务驿站里,“大厨”张菊芬的叫喊声都会伴随着饭菜香气从餐厅飘出来。随后,院子里正在聊天的老人们闻声走向食堂窗口,有序排队盛饭。

  干净丰富的三餐、宽敞明亮的房屋、多姿多彩的活动让田补兰老人很是欣慰,“这里三餐天天不重样,一抬脚就能到驿站,舒心、方便。”

居家养老服务驿站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助乐的“七助”服务。 卉雅 摄

  榆社县常住人口11.17万人,60岁以上老人达2.4万人。随着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榆社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蔚表示,社会养老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多层次服务体系的构建,痛点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

  为此,榆社县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集体互助和家庭尽责等多方共同努力,强化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加快构建普惠可及、全面覆盖、持续发展的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一村一驿站”居家养老新模式。

  截至目前,榆社县162个行政村已建起居家养老服务驿站,覆盖率达95.8%,2000余名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便利的基本养老服务。不仅如此,为解决县城内老人的吃饭问题,榆社县计划在10个社区建设老年助餐点,目前已建成7个,可覆盖8200余名社区老人。

  榆社县的每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助乐的“七助”服务,并提供主动关爱、节日问候、用药提醒等精神慰藉服务,为他们打造“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幸福驿站。

2000余名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便利的基本养老服务。卉雅 摄

  榆社县农村居家养老驿站并非“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

  河峪乡东清秀村打造了全新的智能化养老模式,为每名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工作人员刘献峰介绍,手环会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体温等数据,通过智能定位和一键报警功能,能在老人遇险时第一时间通知救助人员。

  而在云簇镇北村的养老驿站,院内专门开辟出一块菜园,种着玉米、黄瓜、豆角、茄子等蔬菜。“我们将院内空地开垦利用,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种菜,不仅节省开支,更让老人体会其中的乐趣。”该村党支部书记任军飞说。

  向阳村则实施“积分制”,组织老人参加捡垃圾、清理小广告等活动,每次奖励10分,积分可兑换物品,将“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结合。郝北镇柳泉村探索“互助式居家养老”,依托低龄健康村民的家庭建立互助点,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医等多元化服务。

榆社县的每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为他们打造“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幸福驿站。卉雅 摄

  养老驿站要持续运行,资金保障是关键。榆社县委书记郭建雄表示,近年来,榆社县积极发动整合社会资源,引导各方力量加入到养老工作建设中,探索出“财政支持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自力更生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五个一点”筹资模式。

  榆社县通过“五个一点”模式保障养老驿站的运行可持续化发展,同时成立榆社县老来乐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依托国有养老服务公司,引导专业养老机构提供辐射周边的居家养老服务。

  “我们将不断创新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郭建雄表示,要持续完善体制机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真正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小驿站”托起“大民生” 山西晋中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