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展现海洋牧场建设新成果

  和商网广州9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11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11日至13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行,大批生猛海鲜、渔业产品,以及水产养殖硬核科技设备和解决方案亮相现场,展现了海洋牧场建设新成果。

  本届博览会联动广州国际海洋牧场展览会、广州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等专题展举办。博览会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企业参展,同时迎来82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参与,携手打造国际水产业核心贸易与交流平台。

参展商展示生猛海鲜。程景伟 摄

  博览会设立海洋牧场、国内名特优水产品、国际水产品、养殖和动保设备、预制菜加工、冷藏冷链等六大展区,实现水产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众多参展商带来各式前沿产品与技术,集中展现渔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澳大利亚龙虾、俄罗斯帝王蟹、安徽臭鳜鱼、宁德大黄鱼、福清鲍鱼等各类知名渔业产品纷纷亮相。

  在陆渔科技展位,互动体验区演示了用AI(人工智能)找鱼病、调水质的场景,鳜鱼池边上还备有渔杆,引来不少观众驻足。陆渔科技工作人员介绍称,不少水产养殖从业者都曾有过凌晨起床巡塘的辛苦,也尝过水质突变导致损失的苦涩。而现在,AI正在改写这些传统养殖难题。AI系统通过水下传感器、摄像头实时捕捉数据,能对水质进行精准监测与预警。AI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溶氧量、pH值等关键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就会自动报警甚至自动处理。

博览会现场展出的水产养殖设备。程景伟 摄

  据介绍,在陆渔科技珠海斗门基地,AI+IoT中控系统实时监测水池的氧气含量、水温和酸碱度,通过AI算法精准调控每个生产环节,不仅喂鱼时能精准控制量,饲料还能多利用5%至8%,用电量也能省15%至30%。

  深海养殖平台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赋能海洋牧场建设。本届博览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展出了“德海1号”智能养殖平台模型。“德海1号”是首个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的万吨级深海养殖渔场。

  该研究所还带来了海洋牧场增养殖物种生活数字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典型海洋增养殖物种(如鱼类、虾类等)在自然海域中全天候行为与生态过程的数字化还原,为海洋牧场物种生态适应性研究、养殖密度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展现海洋牧场建设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