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山9月13日电 (记者 陈悦)二十四节令鼓表演《鼓动新山》12日晚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上演。演出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展开。时近中秋佳节,随着节气变换,一轮明月浮现于舞台背景,配以鼓手铿锵有力的鼓点,尤显节日气氛,获得观众热烈掌声。
二十四节令鼓创始人之一、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政府支持下,二十四节令鼓将在明年争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他说,《鼓动新山》节目几经打磨,目前已逐步成熟,尤其当前版本以二十四位鼓手从始至终表演70分钟而不换人,“这在此前的二十四节令鼓表演中是没有先例的”,展现了鼓手的出色技艺和优异体能。
展望“申遗”之路,陈再藩说,二十四节令鼓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创新,但追本溯源,其依然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令鼓走向世界之路需要从其文化之源获得力量。”
“若无广东狮鼓,也许就没有今天擂响世界的二十四节令鼓。”回顾30多年前初创二十四节令鼓的历史,陈再藩说,由于二十四节令鼓表演需要众多鼓具,陈再藩和同仁将目光投向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随处可见、舞狮队所用且价格较为低廉的狮鼓。从此,狮鼓就成为二十四节令鼓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陈再藩看来,狮鼓牵起二十四节令鼓和广东的文化渊源,二十四节令鼓“回家走亲”不能少了广东。他介绍称,今年8月,广东2025南国书香节上,二十四节令鼓亮相马来西亚体验馆,和“家乡父老”亲密接触。
陈再藩期待,未来可以发掘更多“鼓乐认亲”方式,如联合表演、协助展示彼此文化等,让狮鼓和二十四节令鼓亲上加亲。
“二十四节令鼓正在走向世界,也期待更多‘回家走亲’,这才能让其文化根基更加扎实深厚。”陈再藩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