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吴涛)“产品同质化,竞争压力大”“前端价格提不起,末端成本在升高”,这是上半年快递行业的真实写照。这种情况下,“反内卷”在快递行业提速。
记者了解到,8月份以来,多地快递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有观点认为,快递价格的调整,可解决行业“增量不增收”情况,让企业腾出手来创新,这将成为行业摆脱“内卷式”竞争的出路。
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多家快递给加盟网点及客户下发涨价通知。有快递公司给和商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浙江永康全公斤段上调0.3元/票、江苏东海平均涨0.4元/票。而浙江和江苏都是快递大省,今年上半年的快递件量分别占全国的16.9%和7.9%。
多家快递公司发涨价通知。社交平台截图。某快递公司对和商网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其在中国市场的单票收入为0.3美元,同比下滑13%。随着“反内卷”推进,部分地区价格理性回归,如义乌将区域最低价标准从1.1元提升至1.2元,广东快递底价每票整体上调0.4元,均价涨至1.4元以上。
某快递公司的深圳网点负责人对和商网记者表示,深圳人力、场租以及生活成本都非常高,快递成本压力非常大,总部为了保障加盟商的基本生存,不得不通过全国网络之力给予扶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现象。
“对于一线工作人员来说,只能通过增加单体派送量来维持基本的收入,工作量增加了,但是收入却不见增长,也会进一步恶性循环导致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客户投诉增加。”该负责人称,只有“反内卷”才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
资料图。周毅 摄数据显示,今年1-7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23.0亿件,同比增长16.2%。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亿件,同比增长18.7%。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394.2亿元,同比增长9.9%。
不难看出,快递业务收入涨幅远低于快递业务量涨幅。
7月底,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就依法依规治理行业“内卷式”竞争,强化农村地区领取快件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整治,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快递公司对“反内卷”表示欢迎,成本优化将与科技投入产生协同效应,“反内卷”环境下,企业可更专注于通过科技手段降本增效,而不是单纯陷入价格战。“政策带来的价格空间允许公司持续投资于智能分拣、无人配送等科技应用,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有快递公司表示。
8月下旬,国家邮政局又一次提到“反内卷”,在召开的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专题会议上指出,坚决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良性的市场竞争追求技术创新、质量提升、效益提高,而非单纯价格和业务量的竞争。快递企业要认真自查自省,强化行业自律,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推动开展差异化竞争,促进市场竞争良性发展,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好,形成多赢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