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网成都9月10日电 (记者 何浠)记者10日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当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正式公布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四川省彭州市湔江堰灌溉工程成功入选,成为四川省第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四川彭州湔江堰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四川省水利厅供图湔江堰始建于西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距今已有超过2100年的历史。该工程位于沱江上游第二大支流——湔江,地处彭州市境内,是龙门山系冲积扇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至今,湔江堰仍持续发挥农业灌溉功能,灌区总面积约16.2万亩,惠及彭州、新都、广汉、什邡等多地。
据了解,湔江堰巧妙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优势,采用平梁分水的技术方法,形成“湔水九分”的水网脉络,解决了湔江来水四季不均、春旱夏涝的状况,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也充分体现了古人“灌排兼用,平分春水”的治水理念。同时,依托地下水浅的优势,挖掘了300余眼自流泉塘,构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双水源互济的自流型灌溉系统,将水源不稳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彭州湔江堰。四川省水利厅供图此次申报的遗产体系及保存现状包括水利工程遗存、非水利工程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水利遗存涵盖渠首枢纽、渠系工程、堤防工程、闸坝工程、泉源工程等。非水利工程遗存包括文翁祠、凤仪桥、集埝桥、关口文澜索桥,以及昌衡村等古村落和大量碑刻、文献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融汇了古蜀王开明治水传说、刘皇叔与香水井传说、文翁故事和石洞堰烧灯民俗等丰富的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
如今,湔江堰所在的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成都的“后花园”,实现了水利工程与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座跨越2100多年岁月洗礼的水利工程,正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智慧和当代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