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文创产品“长”出消费新场景 AI赋能让“成都礼物”加速上新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依托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活跃开放的创新氛围,文创产业乘势而上,连续5年占当地GDP比重10%以上。

  “活力中国调研行”带你打卡成都,第一站先去看看当下最时髦、最出圈的“成都礼物”,感受天府之国的“创意无限”。

  火出圈的“成都礼物”

  消费者 罗贵华:小朋友自己选礼物,也给朋友选点礼物,比较代表成都特色、文化底蕴。

  成都珍爱大熊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渠道经理 蔡译林:非常有艺术性,摆在那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成都礼物锦里体验中心工作人员 马芬芬:今年6月18日开业,目前已有文创产品五百多款。

  文创产品“生长”出

  消费“潮流新坐标”

  一件件趣味十足的文创产品透着满满的文化创新力。在成都,文创产品还“生长”出消费新场景,一批融合当地元素的首店、旗舰店纷纷落户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消费“潮流新坐标”。

  总台央视记者 张琪:我现在是在成都宽窄巷子一家店里,我手里这个盲盒是一个黑色的小猫玩偶,其实它不仅仅是个盲盒,还是手机的挂链,只要买旁边的手机就会送盲盒挂链。我现在不是在文创店里,而是在一家手机店里。

  从手机挂链等配饰到笔记本、行李箱,这家手机旗舰店开业一年多来,融入熊猫、宽窄巷子拴马石等成都元素,设计推出了十多种文创产品展示销售。原本是为了融入当地文化,没想到却有意外之喜。店长告诉记者,过去12个月手机销量超出他们的预想。

  文创单品拓展为文创消费新场景,不仅为品牌主业引流,还读懂游客的审美点,来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和创意探索之旅。

  这家奶茶店里,文创蜀绣前,特色竹编下,都是游客喝茶聊天的好去处。店铺里的文创专区,冰箱贴、杯子、扇子等产品琳琅满目,独特的创意还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老街区里,文化与巧思相遇,烟火气与时尚感相得益彰。不仅消费者前来打卡、体验,感受新场景、探寻新事物,文创公司也不断涌现新创意。

  这家文创企业以大熊猫、诸葛亮等形象为原型,推出8个文创IP,并拆解为多种元素,为当地文创产品和消费场景持续上新提供成都创意。

  成都宽窄文创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文创IP中心负责人 沈雨霖:我们的图库元素目前已经突破了1000个,授权金已经突破了500万元。

  如今,文创已成为成都文旅消费的新名片。当地推出首批104个成都“必购必带”商品,满足消费者带一份“成都礼物”回家的需求。与此同时,以文创产品、空间焕新、场景延展构建起多元消费新场景。1至7月,成都接待游客1.92亿人次,同比增长5.1%,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6%。

  创意无限

  “数字”点亮“成都礼物”

  在成都,文创产品多元丰富,消费场景层出不穷,“潮流新坐标”玩法上新,文旅消费澎湃着新活力。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数字赋能也不断刷新着“成都礼物”上新速度。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绣里蜀绣融合创新产业园里,聚集着17家蜀绣企业。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搭借这波文创热潮,从传统摆件、服饰,到与游戏、饮品开展“蜀绣+”跨界合作,这家蜀绣工坊已经推出了近百款文创新品。如今,千年蜀绣与现代文明对话,让一针一线的创意有了多种打开方式。绣工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创意过程。进入AI辅助纹样设计系统,输入创意指令后,通过不断修改要求,再手绘调整,最终获得理想纹样。

  为了助力蜀绣文创“出圈”,当地联合高校院所研发AI辅助纹样设计系统,并建立蜀绣电子数据库,收录产品照片和纹样。靖绣缘蜀绣工坊去年开始使用AI纹样库,目前已有上千张纹样图案,设计周期提速十多天。

  数字赋能让文化和创意的碰撞更加快捷、灵动,也不断激发创意主体的创新活力。位于成都青羊区的少城国际文创谷,5900多家文创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这家短视频制作企业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生成创作平台,只要富有创意的人提出一个好点子,就可以在AI工作站将其沉淀为知识和技术模型,而其他创意人就能运用该模型稳定地产出同样高质量的创意成果。

  采访中,设计师即兴以“成都礼物”为主题、“活力中国调研行”为元素,很快便创作了一个短视频。

  总台央视记者 张琪:这次在做动画短视频时,设计师设计了10多张图片,输入到特定的AI工具里,AI自动拼接出一个有设计感的视频。

  设计师告诉记者,今年引入AI制作短视频后,他们的创意效率提升了八成,同时成本降低八成。2024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今年上半年,25家“天府文创板”企业总估值已超130亿元。

  政策工具箱

  为文创产业发展加力

  成都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好的培育土壤。近年来,当地政府打造精准施策的“政策工具箱”,助力文创企业穿越周期,拔节生长。

  成都街头常见的大熊猫雕塑大多都出自这家小微企业。这几天,他们正在为下个月的国际巡展做准备。目前他们已在全球上百座城市举办了近300场彩绘熊猫文化艺术展。而就在几年前,他们还因为贷款难影响了发展。

  和他们一样,由于文创企业轻资产特性,成都不少文创企业都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境。2019年,成都设立规模100亿元的文创基金群,并发起“文创通”贷款产品,设立1亿债权融资资金池,政府兜底赔付,同时补贴企业贷款利息40%,担保利息60%。依靠“文创通”,这家企业顺利申请到贷款,目前已拥有4000多项原创熊猫设计版权,开发了3000多款文创产品。

  成都在加大资金支持的同时,还结合各文创产业园的特点打出个性化激励举措。高新区出台“数字经济26条”专项政策,对游戏研发、电竞赛事、超高清产品等给予精准扶持;郫都区先后培训绣工8000多人,累计向蜀绣企业输送1300多名专业人才。

  良好的文创产业发展生态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两个月前,这家企业接到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品牌IP打造和衍生品开发项目,只有45天的工期对同类企业挑战很大,可他们却很从容。文创园区500位创意人员、20多家开模企业、30多家产品制造商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和他们共同撑起了项目订单。

  睿意高攀创始人、董事长 刘睿:最终我们用了40天,在成都供应链足够完备。大家一起两个小时开完会,喝杯咖啡基本就解决了。

  细致入微的政策支持成就着文创人的理想与志趣,吸引各类人才到成都寻找发展机遇。近三年来,成都累计吸引青年人才156万人,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今年上半年,成都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37亿元,同比增长7.44%。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刘超 裴奔 郑直

  制片人丨梁丽娟 王凯博

  记者丨张琪 白璐 郑轶 成都台

  摄像丨胡吉川

  编辑丨张昊 张博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文创产品“长”出消费新场景 AI赋能让“成都礼物”加速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