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助力“中国制造”挺起硬脊梁!单增海的履职故事→

转自:中国工业报

“要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参加相关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声,以新战力诠释新作为。”对于如何做好一名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徐工机械副总裁、总工程师单增海有着自己的理解。

加重中国起重机在世界“擂台”上的分量

走进徐工振动噪声实验室,只见单增海正和同事们进行严谨的数据测试,而工程机械的参数一一显示在电脑上,周围仿佛进入了一个无声世界。

“这是徐工将‘智改数转网联’作为董事长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化研发的重要部分。”单增海介绍,团队正在对起重机产品开展振动噪声数据采集,结合仿真技术,将这台真实的起重机转化为虚拟的数字样机,开展产品振动噪声性能的数字化研发实验,最大限度降低产品作业时的振动噪声,让操作手体会到更舒适的环境,延长机器的寿命。

徐工研究总院环境与振动噪声技术研究所所长庄超是单增海团队的一员。“不久前,团队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发现了一张老照片,但是没有一个人认出来单增海。”他感慨道,“照片上的单增海是三十岁,还是一名‘帅气小伙’。二十多年来,他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起重机‘长大’,青丝也变成了华发……”

“他总是鞭策自己和团队,坚持学习、钻研和创新。”参与深海打捞垃圾机器人研究的徐工研究总院实验员盛宇说,单增海自从进入徐工,在起重机研发上就再没停下来。如今,年过半百的单增海依旧秉持初心,坚守匠心,矢志不渝带领团队扎根一线车间,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突破“卡脖子”难题,力举中国起重机在世界“擂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

以技术创新书写“双碳”答卷

去年6月24日,全球首台矿用混动挖掘机XE650GK HEV下线仪式在徐工挖掘机械智能制造基地举行。此次下线的这款矿用混动挖掘机拥有全新“青山绿”外观,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徐工对绿色、低碳、节能发展的坚定追求和美好愿景。此时距离单增海参加当年的全国两会,仅仅过去三个月,就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新能源绿色“答卷”。

“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新能源化,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单增海建议,对新能源工程机械和商用车开放行驶路权和施工时间,重点区域优先使用新能源产品,支持专用车生产企业的新能源生产资质准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这份建议的背后,是单增海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工程机械作为“生产工具”,用户更关注成本与回报,而新能源设备初期购置成本高、适用场景有限。单增海算了“一笔账”,混动技术在中、大吨位挖机上的应用将与纯电动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尤其对65吨及以上吨位的挖机产品而言,采用混动技术,可每年节省约30万元的使用费用,为客户提供更快的回本周期和更优的使用成本。”

从两会建议到全球首台混动矿挖下线,从技术攻坚到国际市场突破,单增海的履职历程诠释了一名制造业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他常说:“科技创新没有捷径,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这位“技术老兵”正以实干精神,为中国工程机械的绿色转型书写更多可能。

“智能革新”书写履职新篇

作为人大代表,单增海的履职故事始终与技术攻坚紧密相连。“秉承AI+工程机械的设计理念,徐工与网易合力打造无人装载机,实现从物料搬运到混合加工全过程作业,作业效率达到熟练驾驶员水平。”

单增海表示,这一切都得益于激光融合、高精度物料感知。据了解,铲料点智能选择等先进技术的搭载,即便是在黑暗中也能实时监测障碍物并安全避障,不仅确保了机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还能准确无误地执行任务。目前,徐工网易“黑灯工地”已在104国道搅拌站、甘肃路桥集团等项目中落地。该方案能节省15%能源消耗,节省82%运营成本,为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提供有力保障,帮助施工单位降低安全风险、节约施工成本。

徐工与网易的合作开创了“虚实融合”新范式——把网易在游戏虚拟世界中所积累的AI能力以及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徐工则将真实数据反哺算法优化,形成“研发-应用-迭代”闭环。这种跨界融合,正是单增海一直倡导的“用新质生产力打破行业边界”的生动实践。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DeepSeek等新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对于‘研产供销服融’等全价值链如何不再依赖传统模式,与正在推进的“智改数转网联”嫁接融合,还是我们下一步重点的努力方向。”单增海表示,智能化是场马拉松,需要政策、技术、市场的接力奔跑。今年两会期间,他聚焦“人工智能+工程机械”立法保障、数据安全等议题进行了建言献策。

(工文)

审核:徐向阳

责编:左宗鑫

编辑:马锶宇(实习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助力“中国制造”挺起硬脊梁!单增海的履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