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北庚代表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张子璇)“新时代,行政检察在国家整体法治建设中的地位有了新提升,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期,是未来检察改革的一支‘潜力股’。”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北庚看来,传统行政检察局限于“诉讼内”监督,对行政违法行为缺乏深层次监督,而新时代行政检察按要求稳慎探索“诉讼外”监督,弥补了不足,完善了社会治理的“法治链条”。
肖北庚代表注意到,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检察机关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3.1万件,采纳率99.1%。推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964件,防止以罚代刑;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16.02万人,防止当罚不罚。报告还将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作为今年工作任务之一。“行政检察起步虽晚,但发展潜力与空间很大。”肖北庚代表说。
肖北庚代表建议,促进行政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协调发展,遵循“职能互补、程序衔接、效能叠加”协调原则,实现监督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行政检察在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中的作用,提升对违法行政行为的监督时效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