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辽宁工行: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金融力量

转自:辽宁日报

辽宁工行全力支持港口产业发展,图为某港口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本版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沈阳工行工作人员走访某大型国有企业。

鞍山工行受邀参加鞍山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与与会企业代表签约。

本溪工行信贷人员深入企业进行贷后调查。

营口工行客户经理走访盖州某科技型企业。

朝阳工行工作人员向凌源市花卉种植户介绍“种植e贷”产品。

核心提示

当新春的气息让东北土地上的冰雪逐渐消融,伴随着决胜之战的号角响彻辽沈大地,金融活水也在持续精准地投放。日前,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以下简称“辽宁工行”)完成向辽粮集团发放贷款3亿元,向鞍钢集团及其核心子公司发放贷款27亿元,前者有利于保障全省粮食市场稳定和发展,后者将有力地支持省内龙头企业——鞍钢集团做大做优做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奋进新征程,辽宁工行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秉承“国之大者”“金融为民”使命感,坚持把辽宁所需与工行所长有机结合,全力满足辽宁金融服务需求,擂响战鼓,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金融力量。

新年伊始,辽宁工行党委提前谋划、明确定位,要求各分行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围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锚定区域经济工作重点,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国有银行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使命,奋力在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

沈阳工行

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作为辽宁工行坐落在省会城市的重要分支机构,2024年,沈阳工行交出了一份量质双升的高质量年度答卷。全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全力满足区域“三大工程”“两重一薄”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全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1100亿元,较上年增加400亿元。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一个重大项目将成就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将构成一个新的增长极。沈阳工行成功参与沈阳首个百亿级央地合作项目和东北首个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实现总行首笔体育类特许经营权业务,以及省行资产盘活类贷款两项突破。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现全省“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零的突破;普惠金融积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要求,全年普惠贷款净增50.2亿元。

激活新质生产力。沈阳市在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推进过程中,尤其注重培育新质生产力。沈阳工行运用金融杠杆激活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养殖e贷”科技类项目成功入选中国人民银行“年度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机器设备替代人工操作加快业务发展。

赋能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一季度,沈阳市预计开复工重点项目1436个,全年计划开复工重点项目超过3000个。沈阳工行将继续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突出“工”和“商”主责主业,坚持优投优贷,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专项行动,助力域内科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特色产业集聚区等领域的重点项目,破土萌芽、健康成长。

鞍山工行

构建协同体系服务创新主体

鞍山工行积极贯彻落实鞍山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辽宁工行工作要求,坚持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立行之本,努力发挥国有银行优势,走在前、做表率。

今年以来,鞍山工行加大政府项目对接力度,并开展战略合作,加强对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增强金融服务供给。

今年,鞍山市提出打造国家级中试基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此,鞍山市将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鞍山工行积极配合地方中心工作,助力构建多层次、接力式的“金融协同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在服务实体方面,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民营企业等发展;聚焦政府关切的重点项目,不断深化“央地合作”“双鞍融合”,持续优化信贷供给;聚焦改善城乡面貌,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以普惠金融活水灌溉乡村沃土结出“新果实”。

坚持把回应百姓期盼关切作为工作方向,不断提升服务民生水平。一方面,积极搭建特色消费场景,围绕“旅游就选‘C’”这一核心,全力支持文旅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坚定不移服务基本养老,大力推广个人养老金、三代社保卡迭代升级,开展低保残障人群、高龄老人关心关爱活动,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抖落征尘、沐光前行,鞍山工行高效满足社会各界金融需求,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为鞍山经济持续稳中求进、回升向好作出贡献。

抚顺工行

聚焦支柱产业解决融资难题

新年伊始,抚顺工行以“天辽地宁‘工’候亲朋”主题活动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了一系列贴心、温暖的金融服务,展现出国有银行的责任与担当。而这只是抚顺工行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抚顺工行围绕抚顺市经济发展目标,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稳经济促发展政策,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加强政银企合作等举措,为地方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抚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抚顺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抚顺工行积极参加各级发改委主办的银企对接会,与政府部门、企业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参与“双进双促”等行动,与参会企业密切沟通,逐户定制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稳健发展。抚顺工行用好用足政策支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国有银行金融主渠道作用,目前,已与15家企业及个人成功对接。

一直以来,抚顺工行积极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的融资需求,整合、开发出多种普惠金融产品,通过线上信用类、线上抵押类、数字供应链等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客户的贷款需求。同时,优化业务办理渠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抚顺工行始终坚守普惠宗旨,通过加大对地方经济、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2024年,累计投放普惠贷款10亿元,同比增长63.8%,支持700余家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抚顺工行将继续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为抚顺市地方企业及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抚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本溪工行

组建专项团队服务实体经济

本溪工行发挥自身优势,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以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本溪工行紧扣本溪市“34456”发展战略及“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组建服务实体经济专项团队,建立“一链一策”产业对接机制,通过“行长进政府”问政施策、“专员进园区”把脉需求、“团队进企业”定制方案,重点支持传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金融文旅融合品牌,年初以来,累计投放贷款近9 亿元,服务超过300家企业及商户。本溪工行不断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服务质效,为本溪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力量。

针对县域经济特点,本溪工行打造“流动银行+工行驿站”服务模式,配置流动银行服务车,组建金融服务队,联合基层网点开展下乡赶大集等特色活动8场,创新推出新版“经营快贷”“种植e贷”“养殖e贷”等专属产品,实现普惠贷款投放近3亿元。

本溪工行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场景平台建设推广,着力推动手机银行、工行生活场景相互融合促进,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码上赢”服务,实现开户、信贷等多项业务“码上办”。

本溪工行开展“金融服务温暖行动”,依托“工行驿站”持续完善适老爱老服务和设施,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升级 17家网点适老化设施,组建“银发志愿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组织员工走进田间地头,普及农业金融知识,推广惠农贷款项目,投放普惠型涉农贷款近1亿元。

丹东工行

围绕产业需求拓展产品供给

为助力丹东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实现新突破,丹东工行聚焦“两重一薄”等重点项目,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聚焦数字化转型,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围绕“智慧医疗”“丹东真好”等政府品牌建设,在政务、商圈、社区、景区等场景深耕细作,助力七经街、永昌大市场、宗裕城商圈打造,融入文化、娱乐、美食等生活元素,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升级。

聚焦智能化风控,筑牢金融稳定根基。持续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做好保交房、去库存、盘存量各项工作金融支持和配套,助力债务领域风险防化;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助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智能化金融助力政务服务效率全面提升,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聚焦多元化结构,拓展金融产品供给。围绕丹东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央地合作项目以及外贸、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多元化配置金融服务产品。深耕科技金融,组建专项工作小组精准对接,为37家科创企业投放贷款2.15亿元,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优化绿色金融,围绕风力发电等重点领域,对资料收集、项目准入申请及贷款投放等全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推动绿色发展。

2024年,丹东工行实现各项贷款累计投放近130亿元。同时,持续拓展普惠金融,扩大贷款支持覆盖面,以“种植e贷”“养殖e贷”等助农贷款产品为突破口,以“草莓贷”等赋能特色农业发展,普惠贷款户数、投放额均实现倍增,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支撑。

锦州工行

关注重点领域扩大投入规模

决胜之年,锦州市正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不断刷新“进度条”。锦州工行紧跟全市经济工作重心,将在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扩大投入规模,为锦州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决胜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

年初以来,锦州工行投放贷款3500 万元支持重点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捷通铁投放流动资金贷款 1500万元,完成同业首贷。聚焦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纳税百强等骨干型民营企业,通过优化企业债务结构、供应链等多样化服务模式,开通投贷绿色通道,抓住项目建设黄金期,全力支持本地民营制造业实体经济发展。重点关注沿海经济带的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临港产业和海洋服务业开展业务,精准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普惠金融方面,锦州工行去年累计投放普惠贷款20.16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累计投放8.39亿元。今年前两个月,普惠贷款较年初增加4866万元。锦州工行以更积极的态度支持锦州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进出口百强、千强企业覆盖率近60%。

助力消费民生。面向12.5万信用卡客户,2.9万收单商户,锦州工行围绕出行、餐饮、娱乐、购物、民生五大场景,结合重要节日及消费节点,运用消费券、消费满减等补贴形式,开展线上线下一揽子让利促销活动,为锦州百姓提供高频、实惠、便捷的消费回馈。

营口工行

紧盯新产业新模式服务民营经济

营口工行始终践行国有银行责任担当,把服务营口地区民营企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实现以金融支持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立足营口地区产业支柱和民营化活跃特点,营口工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2024年,各项贷款余额达175亿元,较当年初增加25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坚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发展,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累计服务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户。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全力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建设,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5亿元;全力支持港口产业发展,持续加大对营口港融资支持力度,助力港产城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发展,全力解决小微企业经营困难,2024年,累计为68户小微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持续深化养老金融发展,所有网点均可提供三代社保卡服务,为营口地区社保卡发卡、激活等金融服务作出了重大贡献。持续深化数字金融发展,加大手机银行在银发客群中的应用推广,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

决胜之年,营口市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之姿,全力冲刺开门红。营口工行围绕新场景、新业态,抢在前、冲在前,汇聚发展势能,厚植发展根基,助力营口打好打赢决胜之战。

阜新工行

“一企一策”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链稳定畅通

决胜之年,阜新明确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初步形成“双千双百”能力,到2026年释放千亿级产能,2027年稳固立足于“双千双百”台阶之上。

结合阜新市打造“两市四区”、达成“双千双百”目标、扎实推进“双十行动”的新要求,阜新工行坚守服务地方的宗旨,在项目融资、企业贷款、金融创新等领域,精心构建起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年初以来,阜新工行在各项贷款业务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阜新工行充分发挥其在重大项目上的专业实力和资源优势,成功完成了某电力企业的审批流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解决方案。

秉持“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理念,阜新工行不断提升工作标准,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链的稳定与畅通,致力于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持续为阜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

阜新工行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针对已纳入地区发改委名单的新能源项目,该行通过建立项目名单、确立项目方案、强化项目储备等举措,确保绿色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

在普惠金融领域,阜新工行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小组,积极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科技型企业。围绕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着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为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辽阳工行

加大投放力度助力地方经济结构优化

决胜之年,辽阳工行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辽阳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辽阳工行重点支持基础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确保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在推动普惠金融和乡村全面振兴上,辽阳工行针对发改部门推荐的客户清单进行服务对接,最大限度满足小微客户的金融需求。重点锚定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上下游小微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实现100%对接渗透。同时,辽阳工行在现有7类“种植e贷”场景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养殖场景服务范围,全力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搭建金融支农新矩阵。

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上,辽阳工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增强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加快智慧网点建设,推动网点业务流程智能化。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全面推广手机银行创新服务,将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推出“象惠星期四”“爱购辽宁”系列活动及各项板块使用抽奖活动,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消费体验。

扎根辽阳、筑梦辽阳。辽阳工行以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指引,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助力辽阳振兴发展跑出“加速度”,做人民满意银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效有力金融保障,积极为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铁岭工行

建设特色场景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精准对接铁岭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轴、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带和东部绿色经济带、全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铁岭工行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金融工作主线,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强担当,助力铁岭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强化信贷供给能力,铁岭工行靠前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在做精做深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领域的金融供给,以实绩实效,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铁岭工行聚焦民生普惠等源头市场和重点客户群,筛选出一批行业前景好、实体经营健康成长、客户信誉好的小微企业客户,深入了解客户的融资需求,根据每家小微企业的经营特色,设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锚定铁岭“五个基地”建设目标,支持推进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环境立市战略,围绕政府重点支持对象开展精准对接,为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升级困难等难题提供金融支持。

强化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要求,不断扩大小微服务覆盖面;积极推广非住房贷款业务,着力解决居民消费、经营需求,进一步带动老城区闲置房产盘活;围绕玉米、水稻、花生、梅花鹿等种养殖客户需求,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及特色场景建设,加大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持力度。

通过强化风险化解能力,积极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持续优化投融资结构,推动投融资业务稳健发展。持续提升风险资产经营能力,扩大社会有效投资。

朝阳工行

创新贷款形式服务经营主体

决胜之年,朝阳提出要以“开门红”引领“全年红”,以重点项目为牵引,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坚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朝阳工行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交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满意答卷。

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朝阳工行加大区域重点客户贷款投放力度,聚焦属地头部企业,全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扶持农业企业,减费让利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以“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投贷联动、表内表外等贷款形式,全力满足经营主体金融需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做服务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以“兴农十贷”创新产品为抓手,聚焦“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服务流动银行车累计行驶3.5万公里,金融服务触达137个乡镇,服务涵盖五县两区3211个农户,累计投放涉农贷款60.8亿元。

做服务民生的领跑者。搭建消费场景,承接政府消费券,开展消费促销活动,助力市场“旺起来”;组织开展“宁心暖意、倾情守护”“送防非知识、赶平安大集”等金融知识义务宣传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社区、乡村,帮助百姓守住钱袋子,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做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朝阳工行秉持“坚守审慎、真实诚信、创新思维、严控双线、专家治贷、善放能收”工作理念,一体推进风控体制建设,以高度的责任感筑牢风控防线,助力朝阳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盘锦工行

挖掘金融需求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盘锦市正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老产业、抢占新赛道、布局向未来。盘锦工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积极践行国有银行责任担当,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区域重点项目。目前,总投资837亿元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60%。作为华锦阿美项目代理行,盘锦工行根据工程进度,配合好企业提款,为项目顺利竣工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引领石化产业结构从“粗”到“粗中有细”再到“精细”,华锦阿美项目正在为盘锦乃至辽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解题方式。工行的“金融活水,”有力地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围绕“两重”“两新”等领域做好金融需求挖掘,支持盘锦的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核心客户供应链准入,扩大科创贷款规模,提高客户覆盖率。

护航小微企业成长。盘锦工行扎实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持续优化信贷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做好减费让利,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实际行动助力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促进消费市场复苏。盘锦工行积极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推出购车贷款、装修贷款等多样化信贷产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目前正协助盘山县发放政府消费券,并投入30万元开展商户满减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2025年,盘锦工行预计投放各项贷款规模不低于100亿元,净增规模将达到40亿元以上。

葫芦岛工行

投放5100万元支持灾后重建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主力军,葫芦岛工行以推动葫芦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2024年,该行存贷款规模双双突破200亿元,交出了一份服务实体、惠及民生的优异成绩单。

精准发力,彰显金融担当。过去的一年,葫芦岛工行聚焦地方经济攻坚行动,坚持“抓大不放小”策略,贷款总量与增量持续领跑。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率先落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全市首家优质房企授信;普惠金融实现突破,贷款余额与增量创历史新高,其中,“种植e贷”业务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围绕风、光、核、储于一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为中核等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满足企业多元化“绿色金融”融资需求;面对“8·20”特大灾害,积极投身洪涝灾害应急救援、慈善捐款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投放救灾贷款5100万元,全力支持受灾地区重建工作。

锚定目标,聚焦重点领域施策。2025年,葫芦岛狠抓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葫芦岛工行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优化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助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县域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以差异化政策、精准化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025年,葫芦岛工行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执行力,奋力打造辽西地区“精品行”,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金融力量。

潘玉 张大壮 刘颖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辽宁工行: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