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鼓楼首创食用农产品快检“4.0模式”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鼓楼首创食用农产品快检“4.0模式”

南报网讯(记者 王婷婷) 从包菜、四季豆、西蓝花、山药等样品中取样,加入试剂并等待反应结果……2月20日上午8时,在位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鼓楼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中心里,检测员胡伟已经忙碌起来。

这里是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的一处校园快检室,检测范围覆盖周边4个街道的47所中小学、幼儿园。像这样的食用农产品校园快检室,在鼓楼区共设立了3处。今年,该区积极探索食用农产品快检“4.0模式”,在全市范围内首创涵盖农贸市场快检、区域快检(平价店、生鲜超市等)和校园快检的“三位一体”食用农产品全覆盖快速检测体系,创新升级食用农产品安全“防线”,进一步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上午9时30分,记者在树人学校的快检室看到,附近金陵湾幼儿园送来的蔬菜、肉类样品已经全部检测完毕。胡伟介绍,每天他和同事们共需检测60多个品种的食用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鱼虾等,检测地域范围除了本校及周边学校,还包括周边的平价店、生鲜超市等。“校园‘食材’优先检,确保在下锅之前全部检测完毕。”他说。

生姜重点检测噻虫嗪、噻虫胺;罗氏虾重点检测恩诺沙星;牛肉重点检测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在检测室的黑板上,“高风险品种”和“重点检测项目”等一目了然。每当完成一项检测,检测结果就会自动上传至南京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快检管理平台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样品名称、检测时间、样品来源、检测结果等信息一应俱全,做到全程可追溯,通过技术手段织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风险“防控网”,让食品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快检‘4.0模式’范围广、响应快、服务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农产品并通过下架、销毁等方式,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和校园,尤其在校园快检方面,我们目前可以实现对全区学校食堂进行两周一次全覆盖检测。”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我们将通过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同时还将探索AI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通过更高效的数据运用,快速判别高风险品种,助力快检‘靶向发力’。”该负责人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鼓楼首创食用农产品快检“4.0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