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杨婧/文 薛冬/视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张氏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顺勇表示,这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也信心满满。
如何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成为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澎湃“引擎”?
张顺勇认为,每个村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条件不同,选择的产业必须适合本村实际。以他所在的抵耳村为例,除了养蜂,还适合种植中药材。
近年来,张顺勇持续深耕“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立体发展”的产业模式,依托“蜜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的山地新农业模式,带领越来越多的群众投身这一行业,踏上致富之路。2024年,蜂蜜产值突破300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1000亩。
目前,张顺勇经营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近千亩,还养殖约2000箱蜜蜂,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周边村民投身其中,共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为拓宽销路,张顺勇多次前往广西、广东、安徽、云南、四川等地调研,详细了解贵州中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的销售情况。通过林下中药材种植、土蜂养殖、经果林种植等创造产值,他将无区位、无资源、无产业的“三无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村。
“全国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担当。”张顺勇表示,作为基层返乡农民企业代表,他将继续巩固种植养殖规模,积极探索种养循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现代农业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一审:王 琰 曹 轶
二审:林 萌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