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罕见病防治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国药励展展览有限公司董事于清明建议,加快启动国家罕见病防治立法工作,支持罕见病医药创新,提高罕见病患者医药医疗的可及性。
于清明代表介绍,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罕见病药物研发与引进力度不断加大,近百种罕见病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医保谈判推动药品降价,为患者群体带来了更多的保障。但罕见病防治仍然面临患者确诊难、治疗难,研发生产企业激励性不足,多元医保支付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
于清明代表呼吁,加快启动罕见病防治立法工作,通过立法对罕见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体系的建设与管理,药品研发、生产与市场供应保障,医保政策与多元支付体系等作出相关要求,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罕见病防治、诊疗、药物供应等方面的痛点堵点问题。
于清明代表建议,强化罕见病防治的“三医”协同治理,加强药监、卫健、医保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制定罕见病药物研发生产与供应保障激励政策;明确罕见病诊疗体系建设标准与管理要求,统筹优化医保准入,切实提升罕见病医药医疗资源可及性,真正实现罕见病医药创新激励制度化、患者权益保障稳定化、罕见病防治工作法治化。(张一)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常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