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连续 5 年“三个 100%”怎么来?

  • □朱索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龙欣雨

      “安全,是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在泸州市日前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作出表态:要切实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把“企业视角”作为第一视角,精简服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实施容缺受理,服务泸州安全发展。

      数据显示,泸州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8年实现“双下降”,连续5年保持“按时办结率、主动评价率和群众满意率三个100%”,这背后,优化营商环境的“泸州应急模式”有何探索?

      严格实施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检查是其中之一。为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依托“一泸检查”平台,将检查计划同步给市级业务监管部门和区县、乡镇(街道)应急管理部门,探索建立执法检查“白名单”,采取书面核查、运用应急执法系统远程检查等方式代替现场检查。

      “去年泸州应急管理系统执法检查次数同比减少18%。”泸州市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部门落实企业监管要求的同时,企业受到的检查频率直接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这样的检查形式受到企业好评。四川叙永一矿煤业公司党委书记何斌说:“原来各职能部门‘进多次门’的现象不见了,企业轻松不少,能更专注于搞发展。”

      重视企业感受,除了表现在执法中,还体现在审批上。去年,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负责人汪令杰因刚到岗任职,未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考核合格证。这一问题被纳入“容缺受理”名录。在作出承诺书后,他于去年12月考试合格拿证,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杨蕾第一时间在名录中为其销号。

      杨蕾表示,“容缺受理”实行即时受理审核与事后补正材料同步进行,打破了过去“材料不齐不能办”的“一刀切”模式,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也解决了申请人多次跑的难题。

      除了执法、审批,泸州市应急管理部门还下沉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前不久,古叙煤田公司下属石屏一矿矿长李定强的一通“求救”电话,打给了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煤炭管理科科长张叶飞,他表示,矿上遇到一些瓦斯治理增透技术方面的问题,希望安排专家对企业开展指导。张叶飞随即联系相关专家通过视频电话开展指导,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牟远华也带领专家深入矿场现场,开展穿透性检查,帮助企业解决了“安全问题查不透”“行业标准吃不准”“科技创新靠不上”等问题。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继续统筹合并跨行业、跨层级联合检查和可视化远程执法;推广“预检性”“告知性”“帮扶式”等模式,增添法治温度;为危化、矿山等高危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更多企业解决根源性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连续 5 年“三个 100%”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