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 讯 员 沈秋萍
本报讯 “我不知道我该相信谁啊……”“当然是相信我们!”平湖女子前往银行“还朋友钱”,汇款时却遭警方阻拦:这笔钱绝不能汇!
日前的一个下午,平湖市新埭镇居民沈女士(化名)来到辖区银行要求取钱。在沟通中,工作人员察觉异常,于是与新埭派出所取得联系,请求协助核实相关信息。警员迅速赶赴现场,面对询问,沈女士解释称这笔钱是向朋友借的,用于家中装修。在警员核实情况时,她却偷偷离开了。
经核实,沈女士家人表示家中近期并无装修一事,她口中的朋友也并不存在。警员立即出动,在另一家银行内找到了正准备汇款的沈女士。面对警员一连串的追问,沈女士从开始的不满到犹豫不决,最终在警员的仔细询问下讲述了事情经过。
原来沈女士不断逃避警员,是因为她在“参与一个国家机密项目”!2月初,她结识了一名自称公职人员的网友,并下载了一款“某某发展基金会” APP,按要求签订了保密协议,每日签到学习期间也收到过签到学习的奖励提现,因此她对这款软件深信不疑。
“她说要帮我申请贫困基金,需要我用银行转下账、刷下流水,让我对外就说是朋友转的!”这天下午,沈女士的银行卡收到一笔3万元转账,对方要求她即刻取现并转至另一银行账户。好在新埭派出所与银行紧密联动,及时劝阻,成功拦截了这笔即将汇出的涉诈资金。而事实上,这个“基金会”并不存在,只是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通过沈女士进行“洗钱”。
“那我这笔钱现在还给人家?”“不能还!这是受害者的钱!”在警员的耐心讲解下,沈女士最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差点成了诈骗的一环,好在汇款时被及时拦截。至此,她后怕不已。目前3万元涉诈资金已被警方冻结,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据介绍,此类“政策马甲”下的套路是这样的:首先,诈骗分子常常以“乡村振兴”“扶贫基金”等名义伪造官方背景,利用部分群众对政策的信任心理实施诱导;随后,再以验证银行卡是否达到申领扶贫款标准为由,引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并声称需要包装流水达到一定的金额才可以申请“扶贫基金”,进一步诓骗受害人进行刷流水等操作;最后,通过将涉诈资金美化成刷流水的资金,转账至受害人提供的银行卡中,再要求其取现或转账至其他银行卡中,最终达到“洗钱”的目的。
警方提醒,谨记政府专项补贴一定是通过正规渠道申领,绝不会要求公民“刷流水”或提供银行卡。面对不明来源的资金转账以及可疑APP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以免成为电信网络犯罪的“帮凶”,如明知是犯罪所得仍帮忙转钱,可能涉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