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宋 敏 通讯员 王若萱
“现场巡查时,大家重点查看户外‘四箱’状态,充油充气设备运行情况……”2月24日,在坐落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的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内,运维值长张玄哲带领值班人员在现场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春检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投入运行的第五年。作为世界上首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工程,这条“西电东送”大动脉一头连着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一头通向经济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的中部,将远在1578公里之外的青海风光能源输送到中原大地。
青海“绿电”入豫的重要“落脚点”——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已安全运行1600余天。日复一日,这座原野深处的“钢铁森林”始终灯火通明。作为豫南地区最大的电网枢纽,豫南站既是华中电网1000千伏双“日”字形环网中的一“横”,也是河南500千伏主网网架上的一“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电力“高速路网”。
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其生产过程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较高。“作为驻马店地区最大的电力用户,我们公司去年的用电量约5.6亿千瓦时。”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HSE总监袁天啸表示,“青豫直流工程提高了驻马店地区电力的稳定供应,为我们企业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解决了企业生产的后顾之忧。”青豫直流工程的投运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可靠和清洁的电力来源,有效助力驻马店地区企业高效稳定发展。
“从电网蓝图上看,河南500千伏网架结构就如同一个‘鼎’字,而豫南站恰是‘鼎’的右脚。”国网河南直流中心特高压豫南站站长靳海路介绍,“之前,驻马店等地区的电网建设相对薄弱,豫南站的建成投产稳稳支撑起这一电力缺口,而且输送的是绿电,豫南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供电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青海风光如何“电靓”中原?“发挥特高压电网的优势,优化能源结构。”靳海路说。长期以来,河南本地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火力发电占据主导地位。青豫直流工程具有特高压直流输电大容量、远距离、高效能的优势,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大范围有效配置,将青海丰富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持续不断地“速递”到中原地区,在促进青海能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同时,减少河南地区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如今,豫南站历经度夏防汛、迎峰度冬、三阀组满负荷运行等多轮次大负荷考验,这离不开特高压技术的“硬核”支撑。二次图纸可视化、站区5G全覆盖、全自动智能巡检等系列创新应用,有效提升了运维智能化水平,保障这条输送绿电的“空中长廊”稳固可靠。
“青电入豫后,河南电网电力含‘绿’量直线上升,就是我们所说的,青豫直流用青海之光点亮了中原之灯。”靳海路说。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700亿千瓦时的青海“绿电”沿着这条“电力天路”,汇入河南电网,流向工厂、企业和千家万户。清洁能源的“远道而来”为中原大地种下了强有力的绿色脉络,不仅有效补充了主网供电缺口,同时节约标煤2232万吨,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7067万吨,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2247万吨以上,有效调整了河南电网能源结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再添助力。
当前,豫南站即将迎来春季年度检修,对经历冬季严寒考验后的电网设备进行全面“问诊”消缺。本次春检采取设备轮停自主检修,不影响特高压直流送电,提升设备健康水平的同时,实现特高压系统年检不停运、“绿电”不间断。
银线连西东,绿能覆中原。青豫直流工程不仅是连接青海与河南的“电力天路”,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希望之路”,为中原大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必将点亮一片“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