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李连柱 :建议破除区域壁垒,实现消费者跨省享受“以旧换新”国补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姜业庆

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李连柱提交了《放宽生产制造大省以旧换新区域限制》的提案,以释放全国消费潜力,主动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

李连柱认为,《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实施,带动家居社零提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8%,连续四个月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0.8%,连续两个月增长。此外,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销售额约1200亿元。

但是,针对目前的状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李连柱指出,目前部分市场分割化,违背统一大市场要求。比如补贴区域限制人为制造“政策藩篱”,消费者无法跨省享受国补消费,企业被迫分散布局,形成“一省一市场”的低效格局。甚至出现企业不得不在全国每一个省开设分公司,工作量巨大。同时,供需错配化,抑制消费升级动能。生产大省凭借供应链优势可提供更高性价比产品,但消费者因无法跨省享受补贴,抑制消费意愿。比如,一位上海消费者想从广州的公司开设的旗舰店上买家电,可能就没办法享受到国补政策。目前也产生了较多外地客户无法同时享受国补的投诉,使得企业品牌口碑受损。生产制造大省的核心价值难以发挥。广东、江苏、浙江三地贡献全国家电、家装、3C产量的60%以上,但受限于区域政策,无法发挥供应链和价格优势。地方利益化,加剧财政分配矛盾。生产制造大省承担产业链核心成本,但消费地政府因无法获得税收和就业收益,缺乏配合动力,形成“地方保护—市场萎缩—财政下滑”的恶性循环。

为了实现以“全国一盘棋”思维重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生产制造大省与全国市场深度联动的核心目标,李连柱建议:首先通过建立“全国性以旧换新补贴互通平台”破除区域壁垒。李连柱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搭建全国统一申领平台,消费者凭身份证在全国范围内申领补贴,企业通过平台跨省核销。

同时,创新“生产—消费地税收共享”机制,平衡地方利益。如在跨省交易中,消费地(购买方所在地)与生产地(企业所在地)按一定的比例(如3:7)分配增值税,缓解地方财政矛盾。对跨省销售额占比超30%的企业,则实行所得税减免10%,鼓励企业拓展全国市场。

此外,李连柱建议,统一绿色标准与监管规则,降低制度性成本;在降低制度性成本、强化供应链优势、试点先行与动态调整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方案。同时消费端和生产端可从相关政策中受益,他预计家电、家装、3C行业的年销售额有望实现15%—20%的增长幅度,同时提升制造大省产能利用率达10%—15%,推动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增长10%。

李连柱指出,打破以旧换新政策的地域限制,是释放内需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战略的关键举措,可尽快启动试点并推广全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李连柱 :建议破除区域壁垒,实现消费者跨省享受“以旧换新”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