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项燕
当下,“近视眼”似乎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繁忙街道上,我们都能看到许多人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那么,“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
首先,了解一下近视眼的原因。近视眼的形成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在近视眼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近视眼,那么子女患近视眼的风险相对较高。然而,环境因素则是导致近视眼发病率上升的更为重要的原因。现代生活中,人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写字、使用电子设备等,眼睛的睫状肌需要持续收缩来调节晶状体的焦距,以使我们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当这种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过长、强度过大时,睫状肌就会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眼睛的调节能力就会下降,导致远处的物体无法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形成近视眼。
此外,不良用眼习惯也是导致近视眼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光线过暗或过强的环境下看书、写字,躺着或走路时看书等,这些都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容易引发近视眼。还有,缺乏户外活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的孩子,患近视眼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户外活动时,眼睛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调节,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那么,近视眼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近视眼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需要佩戴眼镜才能矫正视力;高度近视眼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影响眼睛的健康;近视眼还可能会对我们的职业选择产生一定的限制,如飞行员、警察等职业,近视眼患者可能就无法从事。那么,如何预防和应对呢?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35厘米,身体与书桌应保持一拳的距离,手指与笔尖应保持一寸的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用眼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以缓解眼睛的疲劳。同时,要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避免在光线过暗或过强的环境下看书、写字。
其次,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这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在户外活动时,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放松眼睛。
此外,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B、C、E和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南瓜、蓝莓、芒果等,这些食物对眼睛的健康有益。同时,要少吃甜食和碳酸饮料,因为甜食和碳酸饮料会影响钙的吸收,而钙是眼睛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钙会使眼球壁的弹性降低,容易导致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问题。如果已经患有近视眼,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并定期检查是否需要调整度数。角膜塑形镜(OK镜):晚上佩戴,可以暂时性地改变角膜形态,减缓近视的发展。多焦软性隐形眼镜或硬性透气隐形眼镜:可以控制近视的进展。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可以用来控制近视的发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成年人,如果近视度数稳定,可以考虑进行激光矫正手术,如LASIK、LASEK等。提高公众对近视防控重要性的认识,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近视的发展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的监督和引导尤为重要。
总之,近视眼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饮食营养和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让我们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心灵之窗,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清晰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