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毛孩子”也能去商场?宠物友好型社会来袭!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发现,昔日的条条框框正在悄然改变。据《半月谈》报道,龙湖杭州西溪天街上线了宠物友好计划的设施设备,包括宠物电梯、宠物厕所。在深圳,有一条特殊的巴士路线,出行的乘客可以携带宠物乘坐,这是深圳推出的首条宠物友好巴士路线。
“毛孩子”也能去商场,对数量庞大的养宠物群体来说,是个好消息。不得不承认,宠物在人类社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直面这样的需求。将宠物拒之门外,一刀切的禁止入内并不是一个好办法,社会需要探索更合理更有限的管理办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宠物不得进入商场”“宠物不得携带上车”……这样的规定是否到了改变的时候,有没有改进的空间,的确应该深入地讨论一下。一些商场率先尝试,积累经验,也是有意义的探索。
客观地说,将部分商场、个别公共场所释放的善意形容为宠物友好型社会的出现,恐怕还言之过早。很多养狗人士喜出望外,将之解读为放宽对宠物活动空间的限制,从此可以随心所欲地饲养宠物了,恐怕误读了宠物友好型社会。
构建宠物友好型社会的目的是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对宠物开放的前提是宠物主人要文明饲养,谨守行为边界。对此,养宠物人士心里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是什么宠物都适合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比如有些大型犬类就不适合在人群里溜达。疫苗有没有打?狗绳有没有拴好?如果该打的疫苗没有打全,该办的证没有办齐,就匆忙上商场,这样的放开很难得到认同。
对宠物开放也不代表就可以不顾别的顾客的感受了。商场是休闲娱乐场所,是市民放松心情品味生活乐趣的地方,不是宠物跑欢撒野的跑马场。这就决定了人与宠物的相处方式是有局限性的,一定得依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宠物出现在商场里,不能打扰到别的顾客,不能追逐顾客,更不能随地大小便,这些细节才是决定宠物能否进商场、能否被更多的公共场所接纳的关键所在。如果养狗人既不拴绳也不戴狗套,吵吵闹闹,商场拒绝、顾客反对也在情理之中。
商场里不是每名顾客都能接受与宠物亲密接触的,这是事实,需要得到尊重。文明的到来不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在兼顾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
很多所谓的爱狗人士顾左右而言它,不仅误读了大家的观点,也模糊了社会反对声音不绝的真正原因。提高宠物进入公共场所的社会容忍度的关键在人不在狗。大家反对的不是养狗,而是不文明的养狗行为,正是因为很多养狗人没能养成正确、文明的行为习惯,导致狗患丛生,引发社会质疑。
更要看到,不是所有的公共场所都适合对宠物开放的。让社会接受宠物进商场也需要一个过程,部分商场接受不代表所有商场都能接受,商场可以接受不代表公交地铁可以接受,公共场所还是需要考虑接待能力,服务对象,作出合理的决定。据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