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之际,滨州特色小镇发展的崭新蓝图徐徐展开,各地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滨州市特色小镇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8个特色小镇成绩耀眼,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08亿元,带动6.4万余人就业,形成了三产融合、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先进制造四大特色发展矩阵,为滨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激活经济动能
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表现突出。小镇聚焦产业特色,整合各类资源,将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自身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吕艺农创特色小镇以党建为引领,全方位激发乡村发展活力。2024年,营业收入达28.6亿元,营业利润2.9亿元,研发投入1.1亿元。在产业建设上,现代农业、工业、文旅项目多点开花,打造1.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1.7亿元完成新科奥德能量优化等2个技改项目。小镇成立博兴县首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2人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设立2处实践基地,正朝着更高目标大步迈进。
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点燃文化引擎
文旅特色小镇借助地方资源优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放大品牌效应,创新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小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
惠民旅游休闲特色小镇秉持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小镇建成了荷兰智能温室、梦幻花房、生态饲养区、欧盟有机果园、圣哥帝湾温泉水世界等项目,将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以新业态引领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2024年,小镇发挥产业文旅特色,引进7名高层次技术人才,依托小镇客厅与智慧景区打造物联网小镇,网络推广成果显著。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营业利润超2900万元。
先进制造类特色小镇构筑产业丰碑
城镇化是现代化必由之路,工业化是现代化前提和基础。在产业发展浪潮中,先进制造类特色小镇展现出强大实力。该类小镇的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增加居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产业基地,李庄镇绳网产业特色小镇汇聚高端设备,依靠智能生产引领行业发展,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小镇年产绳网150万吨,产值超160亿元,全国80%的绳网产于此地,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进出口交易额达3.5亿元。小镇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吸纳3万人就业。引入2个中国500强企业分支,培育出30家单项冠军、省级“瞪羚”与“专精特新”企业,制定修订25项标准,成功申报山东省泰山领军人才1名。如今,小镇正以蓬勃之势,朝着更高目标大步迈进,续写产业发展传奇。
商贸流通类特色小镇实现突破发展
商贸流通类小镇通过促进市场整体活跃性提升,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潜力、提高区域基建设施水平创造条件,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效拉近城乡差距。
千条茎叶万根藤,一双巧手编成宝。博兴县锦秋电商特色小镇宛如一颗璀璨新星,强势崛起。这里汇聚八方资源,搭建起四通八达的商贸桥梁,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吸纳就业1.2万人,为区域经济注入澎湃动力。小镇深挖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产业有品牌、生活有品质、生态有品位的“三品”生态小镇。1.8万亩高标准农田绿意盎然,傅桥村生态文明建设一条街等15个关键工程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依托麻大湖建成的麻大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保留了湖区的美丽风光,还守护着生物多样性。在制度赋能下,小镇的人才竞争力、管理创新力、制度影响力不断攀升,正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行至半山不停步,中流击水再出发。滨州特色小镇的斐然成就如耀眼明珠,点缀着城市发展版图。滨州将继续加大特色小镇建设力度,挖掘更多优势,推动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芒,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动力。
原标题:滨州特色小镇形成四大特色发展矩阵,为新型城镇化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