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镇江高新区:聚力“三区一高地” 砥砺奋进谱新篇

镇江高新区

镇江船厂研发的全球最大、6000吨级专用引航母船—“沪港引9”号顺利下水

悦然广场

镇江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

润扬大桥

□ 黄灏 李心蕾

重点产业项目加速建设、骨干企业产线飘红、招商引资蹄疾步稳……初春的镇江高新区处处涌动着拼搏的激情,政企合力冲刺“开门红”,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实现“全年红”。

今年,镇江高新区将锚定“三区一高地”(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产教学研融合示范区、未来产业培育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的发展定位,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兴产业,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产业先导与产业组织功能、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提升,以实绩实效交出满意答卷。

招大引强,产业发展蓄势聚能

2月18日至20日,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顾小俊带队赴上海、无锡开展招商活动,对接拜访企业,深化务实合作,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靠项目,项目引进靠招商。近年来,镇江高新区围绕镇江市“876”重点产业方向,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镇江高新区大力推动产业链上延下拓,通过筛选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精准确定招商引资目标,协同链主企业开展联合招商、以商引商。

立足“精、专、广”,聚焦目标精准发力。镇江高新区积极开展精确定位招商,结合该区战略需求,对准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领域,实施行业模块化招商,并结合镇江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对核心企业、重大项目开展产业链延伸招商,同时组织小分队招商,锁定重点客商、重点项目,结合重点企业、项目需求定制一对一招商方案,做好延续性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市场化招商方式。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适度拓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云招商等招商渠道和方式,并根据相关重点产业链的上下游,精确定位强链固链所需要的、重要的招商引资对象,引进一批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

2月17日,镇江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制造项目现场,车辆穿梭、机械轰鸣,工人们铆足劲、绷紧弦加速建设,项目联合厂房主体钢结构已完成60%。作为省重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哈电汽轮机(镇江)有限责任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研发制造基地。

哈电储能项目一期竣工试产、二期厂房主体完工;鹰普高端液压装备项目竣工投产;动力船舶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名单……随着哈电集团南方基地、海工装备产业园等一批“地标产业”快速崛起、全面起势,镇江高新区已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去年,该区的新能源船舶、储能电力装备、高端液压装备产业链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4年,该区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160.4亿元,其中10亿至30亿元项目6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向“新”而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比翼齐飞”

2月18日,镇江船厂为海外客户定制的15600DWT重载运输船进入最后的试验检测阶段,下月即将交付。“为了满足客户在定位桩和自动尾门系统方面的要求,我们在材料强度、密封性能等方面下足了功夫。”镇江船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伟林说。

作为一家老牌造船企业,如今,镇江船厂拥有3个省级研发机构和1个市级企业研究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0余人,约占职工总数的32%,实现了从基础设计到生产设计、从建造施工到质量控制的全程研发控制与管理。近年来,镇江船厂每年研发费用约占销售收入总额的4%,为创新成果的形成、实现高质量技术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目前,镇江船厂已形成多功能全回转工程船、多用途海洋工程船和其他特种用途船三大板块、多个系列的产品结构。尤其在多功能全回转工程船领域,镇江船厂紧跟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和智慧数字港口建设的步伐,坚持走“特、专、精”的发展道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创造了61项“中国第一”,更以超过700艘的建造总量稳居中国第一,实现了常规动力、油电混推、LNG单燃料、双燃料、全电力推进、氢能源电力等船型的全覆盖。

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的9个国家高新区之一,镇江高新区全面开展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围绕人才引进、技术合作、研发投入、资质认定等创新活动,共设定49个指标,将创新积分与扶持资金挂钩,实现积分直接兑换扶持资金。同时,为促进全区“创新方阵”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镇江高新区围绕全区特色产业,对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进行提前布局、梯队培育,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智改数转、技改创新等9个方面,镇江高新区排定146家培育企业,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院与矽佳半导体合作研发国产高性能ATE测试机核心芯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攻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电磁矫平技术;南师大创新发展研究院孵化的锐光凯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目前,镇江高新区规上新型研发机构占比超40%,共孵化科技型企业30家,推动成果转移转化25项。2024年,该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6%。

用心用情,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在产品通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因出现编码不精准造成时间、经济等成本增加的情况,希望高新区能给予针对性指导”“我们想在9月前完成海关AEO高级认证,希望高新区有关部门能帮忙助力”……日前,在镇江高新区企业家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们向镇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诉求。为助力镇江高新区外贸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升业务合规能力,推动全区外贸规模扩容提质,2月20日下午,镇江高新区商务局特邀南京海关专家举办“外贸进出口实操业务培训”,聚焦企业所关切的HS编码归类、AEO认证标准、通关实务等问题,开展精准辅导,为企业打通发展堵点,注入增长动能。

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本次培训是“高新商务帮办服务”品牌建设的起点,未来将建立“政策直通+问题清零”常态化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主题沙龙、专题培训等渠道,靶向破解外贸企业订单获取、供应链稳定等深层次难题,推动全区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展现镇江高新区作为。

优化营商“软环境”,夯实发展“硬支撑”。镇江高新区聚焦产业链服务供应、供需对接,建立健全产业项目帮办代办联动服务机制。为高效精准推进项目建设,镇江高新区创新打造“三专”项目服务模式:成立帮代办工作专室、组建项目全链条服务专班、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高新区项目服务专窗。围绕项目方建设要求,配备专人靠前服务,在土地报批、建设报建、地块整理等环节并联推进,政务审批联动“一窗通办”,为企业从项目签约审批到建成投产提供“全程帮办”服务,推动实现“拿地即开工”常态化。与此同时,为了让实干者大展拳脚,镇江高新区聚焦精文减会、统筹规范调研、巩固“牌子乱象”整治成果等11个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开展基层减负专项整治,真正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镇江高新区在全市率先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全面落实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领导挂钩服务重大项目、走访重点企业等机制,坚持将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在一线,用“近悦远来”的环境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镇江高新区:聚力“三区一高地” 砥砺奋进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