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张守营
35岁,本应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现实中,这一年龄段的求职者却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公务员录用、企业招聘普遍设定35岁门槛,使得不少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社会对中年群体的认知存在偏差,加剧了年龄歧视现象。为此,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力求改变这一现状。
蒋胜男委员的建议具有示范意义,她主张逐步放开公务员录用的35岁门槛,让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投身公共服务领域。郑功成代表的建议更具针对性,他强调要从法律层面规范就业市场,消除年龄歧视。
“35岁门槛”不应成为职场“拦路虎”。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和呼吁,不仅为消除就业年龄歧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促进就业市场的公平与多元化指明了方向。
打破就业年龄壁垒,不仅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还能激发人才潜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首先,政府应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消除年龄限制,为各类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其次,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而非年龄。再次,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总之,解决就业年龄歧视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打破就业年龄壁垒,共创公平、宽松的职场环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