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樊昕旖 通讯员 王奕汀
昨日,在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走廊,一面红底金字的锦旗格外醒目,“医术精湛断病准,仁心济世显担当”十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与之相伴的还有一封长达三页的感谢信,共同诉说着一个惊心动魄的医疗救援故事。
事情还得追溯到一个多月前。对于嘉兴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广宁而言,那天无疑是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决战”,而对于陈女士一家来说,那更是他们从绝望深渊被拉回光明世界的一天。
1月18日,51岁的陈女士在工作时突发爆裂性头痛,晕倒在地,随后被紧急送往嘉兴一院急诊科。经CT检查提示,陈女士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但CTA(CT血管造影)提示为阴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下,如血管痉挛、小动脉瘤等可能导致动脉瘤在初期无法被发现,需行更为精确的脑血管造影来明确诊断。”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张广宁仍然历历在目。
就在准备给陈女士进行脑血管造影术时,险情再次发生,陈女士的脑动脉瘤突然再次破裂出血,如再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间上不允许,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危及生命。
于是,张广宁立刻联系了磁共振室,为陈女士进行颅脑MRA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后,证实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瘤。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广宁根据CT显示的出血形态初步判断陈女士动脉瘤的位置与检查相符。“脑动脉瘤的潜在风险极高,一旦破裂出血,需及时手术治疗。第一次破裂,患者死亡率20%至40%,第二次破裂,死亡率则高达80%。”张广宁说。
时间就是生命。陈女士的病情容不得半分犹豫,一边是死亡阴影的极速笼罩,一边是手术风险的未知挑战,张广宁直面风险挑战,带领团队立即为其施行“左侧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脑内血肿清除术+颅内压监护探极置入术”。历时4小时,战胜道道险关,张广宁成功夹闭了陈女士脑中的动脉瘤,并保护了其他重要分支血管。术后,陈女士被送往麻醉后重症监护病房。
1月22日,陈女士被送入麻醉后重症监护病房的第4天,在病房外守候了4天的家属黄先生不断来回踱步。偶然间碰到路过的嘉兴一院党委书记姚明时,黄先生踉跄着上前,嘴里不停呢喃着“谢谢”,突然脚步一顿,眼看着就要跪下,姚明见状,立马伸出双手,一把将其扶起。
黄先生不停地鞠躬,情绪一度失控,姚明不断轻声安慰,眼神中满是关切。这一幕,触动了在场所有人。
前两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陈女士情况日趋好转,且已转入了普通病房,黄先生和儿子特地给医院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贵科不仅拥有着高超的医疗专业技术,还拥有着高尚的医德,在每次查房时仔细询问且体贴入微,严格按照医嘱操作,详细阐释术前术后各种注意事项……”感谢信中,黄先生毫不吝啬地倾诉着内心的感激与敬佩。
面对患者家属如此诚挚而热烈的“表白”,张广宁表示,他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信任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我们也会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鞭策自己,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