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我国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能资源十分丰富。今天(2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推动海洋能开发利用,培育塑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自然资源部:调查显示我国近海海洋能资源丰富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海洋能资源利用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技术创新实力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记者在浙江舟山海域看到,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台LHD兆瓦级潮流能“奋进号”发电机组,通过平台式模块化设计,有效提高了潮流利用率和稳定性,率先实现兆瓦级大功率稳定并网发电,入选2024年全球海洋能二十大亮点工程潮流能项目之首。自2022年2月成功投运以来,截至目前,已并网发电超过470万千瓦时,创我国单机新高。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 党委书记 彭伟:舟山海域秀山岛有LHD建设的潮流能电站,它的连续并网运行时间、能量转换效率,技术水平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目前,浙江正着手推进百兆瓦的发电机组项目建设,来推动海上潮流能的开发利用,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浙江杭州林东新能源研发副总裁 陈历:接下来是2.5兆瓦的机组,比这个更加先进,而且发电功率会更大,今年底我们就要启用开始生产,计划四年内要完成百兆瓦这个项目。
在其他海洋开发利用方面,我国虽然起步较晚,技术也逐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潮汐能技术方面,是我国最成熟的海洋能发电技术。1972年建设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首座单库双向型潮汐电站,已实现商业化运行四十余年。截至目前,电站累计并网发电已超2.55亿千瓦时。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 党委书记 彭伟: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在全世界总体上是居于第一方阵的。在关键核心技术、在能量转换效率,在适应不同的海洋工况稳定发电,以及在它的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的技术领域,我们中国都有自己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很多技术方面,我们已经从过去的跟跑,已经实现了整体的并跑,并且在部分重要的技术领域实现了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