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中国银河宏观】出口增长趋缓,进口同比转负——1-2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来源:中国银河宏观)

3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2025年1-2月份进出口数据:前2个月我国出口商品5399.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3%(前值10.7%),低于Wind一致预期值4.7%,出口增速过去十年同期复合增速为4.1%。进口3694.3亿美元,增速-8.4%(前值1%),过去十年复合增速为5.5%。前2个月贸易顺差1705.1亿美元(去年11-12月为2021.5亿美元)。

前2个月出口增速趋缓,一方面受高基数效应拖累,另一方面抢出口以及外需景气度整体上行亦为出口带来支撑:一是高基数效应拖累。出口增速过去十年同期复合增速为4.1%,去年2月累计增速为7.1%。二是关税引发企业抢出口效应。特朗普于2月1日和27日两次宣布对中国分别加征10%的关税,并对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全球范围内部分特定商品也有不同幅度加征关税措施,特朗普关税政策以及全球贸易碎片化加剧风险引发企业阶段性抢出口效应延续。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前2个月的八周内同比上涨10.2%,去年12月四周同比为13.9%。三是外需景气度整体上行。2月全球制造业PMI进一步升至50.6%(前值50.1%),去年12月为49.6%。海外主要经济体(美、欧、英、日、印、巴)制造业PMI均值进一步升至51.1%(前值50.5%),去年12月为49.6%。外需维持平稳也体现在出口新订单上,2月我国PMI出口新订单指数继续回升至48.6%,环比改善2.2个百分点,去年12月为48.3%。从全球出口前瞻指标来看,2月份韩国出口增速1%(前值-10.2%),越南出口增速25.3%(前值-4.2%),亦指向全球外需仍具有韧性。

对美欧出口回落,东盟仍是主要支撑:前2个月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为2.3%(前值15.6%),去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速为5%,较高基数一定程度上拖累年初对美出口增速值,后续抢出口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对欧出口增速回落,同比0.6%(前值8.8%),年初以来欧盟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1-2月份欧元区PMI指数为46.6%和47.6%(去年12月为45.1%),后续对欧出口增速有望回升上行。对东盟出口增速下行至5.7%(前值18.9%),1-2月份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制造业PMI保持扩张态势,经济持续扩张的趋势支撑我国对东盟出口维持韧性。此外,2月份越南出口增速25.3%,亦对应着我国对其两位数的出口增速。对日本出口同比小幅回升至0.7%(前值-4.2%),对韩国出口同比下行至-2.6%(前值4%),对应韩国1-2月份出口增速分别为-10.2%和1%,维持低位;对俄罗斯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至-10.9%(前值5.5%),对俄出口增速下行或是24年以来中俄贸易额增速放缓态势的延续,24年末欧美对俄制裁力度加大,中国出口企业正常贸易受限,且中资银行收紧对俄业务,支付结算难度增大;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上行至7.7%(前值-7.6%);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增速为8.4%(前值14.1%)。

半导体消费电子出口小幅改善:(1)前2个月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不同程度下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小幅回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3.8%(前值12.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9.7%(前值5.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5%(前值4.3%);(2)通用机械设备-2.3%(前值29%)、汽车零配件0.3%(前值15.6%)、家用电器6%(前值14.1%)和汽车包括底盘2.5%(前值12.1%)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行;集成电路11%(前值5.5%)和手机出口增速-3.6%(前值-15.8%),增速均有不同幅度改善;(3)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所有主要类别商品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

警惕贸易碎片化加剧风险,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2025年外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特朗普关税政策以及全球贸易碎片化加剧,特朗普自上任后分别于2月1日和27日两次宣布对华加征10%的关税,累计加征幅度达20%,使得平均关税税率达到约40%。考虑到特朗普竞选期间威胁要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60%的关税,并暗示将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更加强硬”,从当前迹象来看,存在一定可能性使这一威胁在今年转化为实际行动。

我们认为2025年出口有望保持韧性,有以下三方面有利支撑:一是全球复苏进程平缓,贸易延续上行态势。年初以来欧元区、东盟、印度、巴西等经济体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势头有望支撑中国出口表现。二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支撑出口动能增强。2024年我国船舶、汽车、家电以及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7.3%、15.5%、14.1%和14.3%。三是持续开拓新贸易伙伴,巩固和扩大我国经贸基本盘。随着我国继续对新兴国家等新贸易伙伴的开拓,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将有助于拓展中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空间,并缓解对传统欧美贸易伙伴的需求周期。

风险提示:外需走弱的风险;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

正文

一、出口增长趋缓,进口同比转负

前2个月我国出口商品5399.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3%(前值10.7%),低于Wind一致预期值4.7%,出口增速过去十年同期复合增速为4.1%。进口3694.3亿美元,增速-8.4%(前值1%),过去十年复合增速为5.5%。前2个月贸易顺差1705.1亿美元(去年11-12月为2021.5亿美元)。

前2个月出口增速趋缓,一方面受高基数效应拖累,另一方面抢出口以及外需景气度整体上行亦为出口带来支撑:一是高基数效应拖累。出口增速过去十年同期复合增速为4.1%,去年2月累计增速为7.1%。二是关税引发企业抢出口效应。在特朗普就职之前,关税的不确定性就开始推动部分货主选择提前进货以规避关税风险,此后特朗普于2月1日和27日两次宣布对中国分别加征10%的关税,并于2月4日、3月4日正式落地,对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全球范围内部分特定商品也有不同幅度加征关税措施,特朗普关税政策以及全球贸易碎片化加剧风险引发企业阶段性抢出口效应延续。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前2个月的八周内同比上涨10.2%,去年12月四周同比为13.9%。三是外需景气度整体上行。2月全球制造业PMI进一步升至50.6%(前值50.1%),去年12月为49.6%。海外主要经济体(美、欧、英、日、印、巴)制造业PMI均值进一步升至51.1%(前值50.5%),去年12月为49.6%。外需维持平稳也体现在出口新订单上,2月我国PMI出口新订单指数继续回升至48.6%,环比改善2.2个百分点,去年12月为48.3%。从全球出口前瞻指标来看,2月份韩国出口增速1%(前值-10.2%),越南出口增速25.3%(前值-4.2%),亦指向全球外需仍具有韧性。

前2个月进口同比增速为-8.4%(前值1%),过去十年复合增速为5.5%,进口增速低于历史同期表现主要受到传统生产淡季国内工业品需求疲软拖累。从高频数据来看,前2个月的八周内电炉产能利用率、螺纹钢产量以及水泥发运率等均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房地产淡季复工不及预期,2月建筑业PMI分项的房屋建筑、建筑安装、房地产业均有所回落,拖累国内工业品需求改善。前2个月进口增速回落转负,部分主要商品进口数量增速形成较大拖累,汽车(进口数量同比增速-45.8%)、铁矿砂(-8.4%)、铜及铜材(-7.2%)和原油(-5%),此外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同比增速6.3%)、大豆(4.4%)、塑料(2.9%)以及铜矿砂(1.3%)为进口带来支撑。

二、对美欧出口回落,东盟仍是主要支撑

前2个月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出口同比增速为2.3%(前值15.6%),贡献出口增速0.4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速为5%,较高基数一定程度上拖累年初对美出口增速值,后续抢出口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对欧出口增速回落,同比0.6%(前值8.8%),拉动出口增速0.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欧盟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1-2月份欧元区PMI指数为46.6%和47.6%(去年12月为45.1%),后续对欧出口增速有望回升上行。

对东盟出口增速下行至5.7%(前值18.9%),贡献出口增速达到0.9%(前值3.2%)。其中对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口增速分别达为14.4%、12.1%、6.5%、6%和3.3%,对新加坡出口增速下降至-13.8%(前值6.4%)。1-2月份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制造业PMI保持扩张态势,经济持续扩张的趋势支撑我国对东盟出口维持韧性。此外,2月份越南出口增速25.3%,亦对应着我国对其两位数的出口增速。

1-2月份,对日本出口同比小幅回升至0.7%(前值-4.2%),对韩国出口同比下行至-2.6%(前值4%),对应韩国1-2月份出口增速分别为-10.2%和1%,维持低位;对印度出口同比上升至7.9%(前值持平为0);对俄罗斯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至-10.9%(前值5.5%),对俄出口增速下行或是24年以来中俄贸易额增速放缓态势的延续,24年末欧美对俄制裁力度加大,中国出口企业正常贸易受限,且中资银行收紧对俄业务,支付结算难度增大;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上行至7.7%(前值-7.6%);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增速为8.4%(前值14.1%)。

三、半导体消费电子出口小幅改善

前2个月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不同程度下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小幅回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3.8%(前值12.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9.7%(前值5.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5%(前值4.3%)。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8%,其中通用机械设备-2.3%(前值29%)、汽车零配件0.3%(前值15.6%)、家用电器6%(前值14.1%)和汽车包括底盘2.5%(前值12.1%)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行;集成电路11%(前值5.5%)和手机出口增速-3.6%(前值-15.8%),增速均有不同幅度改善。当前全球半导体电子消费或处于四年上行周期的顶部,2024年1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速17.1%(前值20.7%),连续三个月增速下行,对应未来我国集成电路、手机等产品出口亦可能承压。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所有主要类别商品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其中箱包-20.9%(前值-7.1%)、鞋靴-18.8%(前值-0.7%)、家具-16.2%(前值3.1%)、玩具-12%(前值-2.9%)、塑料制品-8.9%(前值4.2%)、服装-7.4%(前值6.2%)和纺织-2.3%(前值17.2%)。

四、警惕贸易碎片化加剧风险,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2025年外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特朗普关税政策以及全球贸易碎片化加剧。特朗普自上任后分别于2月1日和27日两次宣布对华加征10%的关税,累计加征幅度达20%,使得平均关税税率达到约40%。考虑到特朗普竞选期间威胁要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60%的关税,并暗示将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更加强硬”,从当前迹象来看,存在一定可能性使这一威胁在今年转化为实际行动。

我们认为2025年出口有望保持韧性,有以下三方面有利支撑:一是全球复苏进程平缓,贸易延续上行态势。IMF和WTO等国际机构最新对2025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展望分别达到3.2%和3%,保持平缓态势,年初以来欧元区、东盟、印度、巴西等经济体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势头有望支撑中国出口表现。二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支撑出口动能增强。2024年我国船舶、汽车、家电以及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7.3%、15.5%、14.1%和14.3%。三是持续开拓新贸易伙伴,巩固和扩大我国经贸基本盘。从出口国别结构看,2024年中国对传统欧盟、美国、日韩等市场出口金额占比分别较2023年回落0.4、0.1和0.8 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金额占比则上升了0.9个百分点,对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出口占比共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随着新兴国家等新贸易伙伴的开拓,继续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合作,有助于拓展中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空间,并缓解对传统欧美贸易伙伴的需求周期。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3月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出口增长趋缓,进口同比转负 —2025年1-2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分析师:张迪 S0130524060001;吕雷 S0130524080002

评级标准: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官方订阅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策略”“中国银河总量”“中国银河科技”“中国银河先进制造”“中国银河消费”“中国银河能源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中国银河宏观】出口增长趋缓,进口同比转负——1-2月进出口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