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敏 广元观察 高志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花草树木披绿焕新的季节。广元市剑阁县境内,蜀道翠云廊沿线的880株濒危衰弱古柏抢救性复壮救护项目,进入了春季养护阶段。
2月22日,在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小红的带领下,四川在线记者来到了古柏“春护”二标段的一处施工现场,近距离感受古柏复壮救护的全过程。
2月22日,剑阁县古柏“春护”二标段的施工现场,工人正在搭建古柏所需支撑架。高志农 摄春季养护查漏补缺
为880株古柏架支架、补营养
进入剑门关镇青树村,走上一段村道,只见几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挖基座,焊接不锈钢架。
“春季养护主要开展杀虫除菌和浇水施肥。”该标段负责人徐强介绍,“春节前,已经根据古柏生长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复壮方案,这株古柏需要更换营养液、搭支架。”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养护的古柏高10多米,但倾斜明显。从“一树一档”的挂牌信息了解到,该株古柏编号为:51082301142,树龄700年,生长势衰弱,生长环境差。依据这些生长和环境信息,工作人员已经给古柏输了营养液,建了堡坎,并在周围打了12个透气孔。
“现在透气孔里放了有机肥和无机肥,后续养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这些气孔追肥。”徐强说。
长势不好,缺乏养分的古柏已采取了补充营养液的措施。张敏 摄从此株古柏出发沿着古蜀道前行,不到10米的距离内就有近20株古柏,其中部分已经挂上了营养液、刷了防腐涂料。李小红解释道,剑阁县境内的蜀道翠云廊共有古树名木7803株,其中古柏7778株,为更好地保护蜀道翠云廊古柏,促进健康生长,该县按照轻重缓急,分三个阶段对境内古树名木开展复壮救护工作。
2024年9月底,剑阁县开启第一阶段工作,对蜀道翠云廊沿线880株濒危衰弱古柏实施抢救性复壮救护项目,“目前主要是查漏补缺,补刷桐油,对长势不好,缺乏养分的古柏及时补充营养液。”徐强介绍,第一批抢救性复壮救护工作将于3月底完成,并将于4月至6月进行古柏病虫害防治。
2024年9月底,剑阁县对蜀道翠云廊沿线880株濒危衰弱古柏实施抢救性复壮救护项目。高志农 摄智能化保护网再升级
自动监测树情可快速“对症下药”
在施工现场隔壁的翠云廊大柏树湾古柏保护示范小区里,集纳了摄像头等仪器的设施正在监测古柏的实时状况。“树木病虫害数据、土壤墒情等可以实时传输,工作人员只要登录‘智慧树’系统,就能快速做出反应。”李小红说。
目前,剑阁县“智慧树”系统数据,主要集纳了剑门关镇、翠云廊景区和汉阳镇3个古柏保护小区的数据,包括:树木病虫害、土壤墒情等。
今年,该系统将进行全面升级。此次系统升级包括哪些内容?李小红对此做了解答。
2023年底,剑阁县启动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大普查工作,让每一棵古柏都进入“大数据库”。依托激光雷达、无人机等先进智能设备,剑阁县对境内古柏进行了3D扫描,对古柏树势、长势进行全面“体检”,通过对树高、树围、冠幅等信息综合分析,构建起了古柏仿真模型。
“除了3D扫描信息,每一株古柏至少还有远景全身照、近景全身照、‘病症’特写等5张照片。”李小红说,升级后的“智慧树”系统将集纳大普查数据,比如:古柏位于哪里,朝向哪方,所在地坡度多少,土壤墒情如何,已经做过哪些“修复”。根据这些信息,古柏保护人员能够立马作出救护判断,“就像医生一样,一旦出现问题,就能根据‘病例’对症下药。”
古柏档案管理愈发智能化,对古柏的监测也将扩面。
“1公顷内超过10株的古柏群将安装摄像头等监测设备。”李小红说,随着古柏复壮救护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工作的开展,未来,剑阁县7000多株古树名木将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