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广西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据悉,该学院将从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三个研究方向培养人才,为推动广西和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
近年来,人工智能应用掀起了热潮,产业界和相关机构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端人工智能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十分突出。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开设相关专业学科,聚焦人工智能核心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举措。
广西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振荣介绍, 早在多年前,广西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就开设了硕士点。近两年来,人工智能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规模40余人,向社会输送一批优秀科技人才。2024年,学校向教育部申请人工智能的本科专业。今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后,预计2025年第一届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招收40人。此外,今后人工智能专业硕士招生有望增加到60~100人,还将招收非全日制的硕士,为政府、企业培养更多人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大学在智能基础理论、人工智能、智能交叉、人工智能应用等研究方向深耕厚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建设中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计算机科学学科等12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新晋ESI全球前1‰,是全区首个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围绕国家所需、广西所盼,率先布局“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鲜明的AI+科学、AI+工程学、AI+农业与大健康、AI+人文社科等智能交叉研究方向,涌现出一批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人才基础和平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