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周至法院秦岭法庭: 构建“法官+特邀调解员”的诉中调解模式

“我们这个案子调解员费了很多心,原告把利息都不要了,我一定按调解协议的约定把钱还完。”2月20日,在周至县人民法院秦岭法庭,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的被告刘某拿到调解书时,对法官这样说道。

原告张某和被告刘某系朋友。2023年6月,被告刘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张某借款5万元,说好3个月后还款并约定了利息。后刘某陆续偿还了部分欠款,最后剩2万余元一直未还,张某无奈诉至法院。在审理中,承办法官发现被告名下手机号码已成空号,下乡寻找其邻居称刘某也长期不在家,案件似乎只能公告送达了。

承办法官想起辖区特邀调解员刘少鹏曾长期在辖区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人熟地熟情况熟,于是尝试将案件委托给他开展诉中调解。果然,仅仅过了三天,调解员就通过亲属联系到了被告刘某,一番释法析理后,原被告双方达成了分期还款的协议,法官也第一时间为双方出具了调解书。一起本来可能花费数月时间的案件在特邀调解员的参与下很快案结事了。

这是秦岭法庭运用“法官+特邀调解员”诉中调解新模式调解案件的一处缩影。今年以来,周至法院秦岭法庭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新渠道,主动汇聚多方力量资源参与解纷,选聘热心公益、具有一定威望和“说事”能力、熟悉乡土人情和调解技能的特邀调解员入驻法庭,构建出“法官+调解员”的诉中调解新模式,实现“1+1>2”的解纷效果。

作者:高蝶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周至法院秦岭法庭: 构建“法官+特邀调解员”的诉中调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