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解难题去“心病” 柔排班暖“心窝”

转自:新华财经

“通过创新构建柔性排班模式,我们在保障生产同步性的前提下,成功替代了传统常规排班模式,有效缓解了非均匀倒班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力解决了职工‘痛点’,目前我们车间职工的满意度已达到97%。”在浙江中烟打造管理新优势课题评审会现场,宁波卷烟厂动力车间新进职工韩旭向与会者展示了他们管理创新课题的成果。

“我们车间倒班频繁、深夜值班多,在了解我们的倒班模式后,车间纳新也就相对困难了。”动力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叶霞宏介绍道。

近年来,浙江中烟深入实施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宁波卷烟厂党委借转型之“春风”,引导鼓励动力车间直面职工急难愁盼,协调多部门支持车间解难题、办实事,让职工切实感受到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为高效解决非均匀倒班问题,动力车间党支部深入一线调研,坚持“让数据说话,以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倒班工作模式,以构建数字化复合型班组为切入口,依据设备运行状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硬件设备方面,对设备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数智化水平,实现能源远程监控与智能调控的无缝对接,创建动能系统流程化风险防控。

在软件建设方面,坚持“练好内功”,依托“一人多证、一岗多能”的复合化培养模式,实现职工一人双证的全面覆盖;构建能源监控操作管控新模式,形成团队管理+自主管理+AB角色工作制,实现岗位“一少多补”的局面,为柔性化灵活排班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排班设计中,工厂充分考虑生产保障需求与职工实际需求,在生产日,将现有班次分为与需要保障车间保持生产同步的甲乙两班。在非生产日,在确保职工8小时工作制前提下,通过运行班职工能力系数、调休数、持证数等多项指标综合考量,从甲乙两班分别抽调2至3人,形成值守小组,并通过数字化轻量化软件开发工具,自主研发适用于24小时梯队值班的倒班系统,实现能随信息变化进行个性化班次调整的智能排班功能,人均深夜班天数下降33%。

图为动力车间运行班组成员一同研究探讨智能排班系统的使用方法。(陶颖 摄)

该管理项目荣获企业2024年度管理创新课题评比一等奖,项目实施以来效果显著。运行班组青年职工王力兴奋地表示:“以前每两天就要换个班,现在翻班频次降低一半,深夜班也减少这么多,每个月最多值守四五天的深夜班,没想到数字技术有这么大的能量,我‘学数’‘用数’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民有所呼、数有所应。柔性排班既是近年来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赋能管理、优化服务、改善运行的基层生动实践之一,也是企业深入理解并响应员工需求,办好每一件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的生动缩影之一。浙江中烟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致力于让更多职工真切体验到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王茜、郁倩文)

编辑:穆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解难题去“心病” 柔排班暖“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