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浦银安盛基金)
在春节之后,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跟随春天的脚步,一起“热”了起来。2月27日,恒生科技指数在盘中突破6000点,为近三年的首次。而在短短两个月内,南向资金自年初以来对港股的累计净流入也实现2500亿元,接近2023年全年的水平。在“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叙事中,中国科技投资的春天或也已经悄然到来。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27,本文提及的行业、个股及指数等仅作举例展示,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信心扭转、基本面反弹、技术面优势形成合力
浦银安盛国际业务部总监、基金经理俞瑾认为,本轮港股的大涨背后,是由市场信心的扭转、基本面改善的预期以及技术面优势共同驱动的。
俞瑾表示,1月底以来,国产大模型层面的连续突破的消息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竞争的叙事,提振了市场情绪,重新让海内外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前景。俞瑾认为,过去两年中美股的强劲是基于两大宏观叙事,其一是中国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相对不明,其二在于全球顶尖的AI技术都集中于美股,而这两点都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无论是高效的Deepseek大模型、适用范围更广的通义千问、还是阿里与苹果达成的合作协议,都彰显了国产人工智能的成果。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AI显然不输于美国,且成本更低。”俞瑾评论道。“尤其是DeepSeek的问世恰逢特朗普推动5000亿星际之门计划,这等于为它加了一个注脚:你可以继续消耗大量资金投资Stargate,但我们也完全可以更低成本地直接开始做应用。因此从1月26号开始,市场的情绪真正回升了起来。”
此外,俞瑾同样表示,2月20号互联网龙头发布的最新财报进一步助燃了市场的热情。“当科技巨头宣布在未来3年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过去10年的支出,很快就让市场联想到2023年美国企业对AI基建进行的大幅投入。这在未来很可能带动其他国产云服务厂商也加大资本开支,将中国的工程师红利进行充分体现与运用。而当AI基建发展起来,AI应用就也会跟上。这对整个产业链是非常有利的。”
尽管恒生科技目前出现明显的技术面转向,一举突破去年10月的高点,俞瑾对中国科技资产的前景依旧保持乐观——在经历过漫长的调整与蛰伏后,从中长期的区间来看,港股当前的估值仍然不贵。的确,截至2月26日,恒生科技近三年的市盈率分位数仅为45.5%,近五年分位数仅为29.63%(数据来源:Wind)。
“我坚持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长期配置的角度,科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可能一部分投资者对短期市场的风险有一定顾虑,但我们也可以选择分批建仓,也是很好的分散风险的投资方式。”俞瑾说。
浦银科技家 投资有方法
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混合
A类005255 C类013224
R4-中高风险
深耕港股科技龙头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
A类 019864 C类 019865
R3-中风险
聚焦机器人赛道
浦银安盛科技创新一年定开混合
A类 009366 C类 009367
R3-中风险
A股+港股齐头并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了解基金详细情况,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本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