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安徽:做好研学旅游融合新篇章

转自:中国旅游报

黄山全力打造 “中国研学之都”

近年来,黄山市以大黄山建设为引领,通过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制度建设、宣传营销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提升研学旅游接待能力。如今,“研学黄山”已成为黄山旅游的靓丽名片。

黄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是发展研学旅游的绝佳之地。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挖掘本地研学资源,全方位引导学生场景式、沉浸式地触摸黄山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古徽州深厚的传统文化,做到“研”途长知识、“学”中悟成长,不断提升“研学黄山”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研学黄山”在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黄山市已拥有研学基地91个。

在2024年安徽研学旅游大会上,黄山市成为全省新评基地数量最多的地市之一。黄山市以徽文化发源地、徽商故里等历史文化资源为背景,打造了特色国学研学线路;以名人黄宾虹、陶行知等为榜样,开辟了特色励志研学线路;借助徽墨、歙砚、徽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了特色传统技艺研学线路;依托新安江山水画廊等优质生态资源,开发了特色新安山水研学旅游线路。

文旅和教育两部门共同编纂《研学黄山》丛书,系统介绍黄山研学资源和课程,围绕“徽州文化”研学主题,联合省出版集团开发“一市一品”特色研学主题图书和课程。黄山风景区紧抓市场需求,重点围绕研学旅游等市场,开展2024年低山研学旅游导游员培训,发布研学游的操作流程,接待“百名香港校长看内地”采风踩线活动,组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500人大型写生研学团在低山区域(慈光阁—温泉一带)开展写生研学旅游。

黄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学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制定《黄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将做强研学旅游产业链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黄山市率先出台了《黄山市研学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五制”管理机制,制定《黄山市研学旅游接待示范酒店评定标准》,创新推出首批研学旅游接待示范酒店23家。二是建立研学旅游指导师人才库,健全研学旅游指导师资格的准入标准和评定工作。三是文旅、教育共同培育“研学旅游基地”,文旅、科协联手打造“科普+研学”,文旅、妇联协同推进“儿童友好+研学”建设,实现从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联合作战的转变。四是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发挥市研学旅游协会的作用,制定行规行约,发布客源信息,实现客源互送共招、产品合作共推。

近年来,黄山市共培育营收千万元的头部研学旅游机构10余家,举办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班3期,617名研学旅游指导师进入研学人才库。

为了扩大合作宣传,擦亮研学品牌,近年来,黄山市举办了“百名香港校长看内地”“第六届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等活动,推动了皖港两地文旅、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2024年,黄山市首次跻身香港教育系统官方推荐的内地研学旅游城市名录。黄山与甘肃省敦煌市合作拉开研学“双向奔赴”的序幕,两地同期向对方派出研学旅游团队,实现两地学生在研学旅游领域的互动交流。举办2023年黄山市研学旅游大会,推出“解码黄山——走进黄山自然科考、徽韵墨香——探源文房四宝”等十佳研学精品线路。

另外,黄山市全方位、立体化、矩阵式进行宣传,结合寒暑假、传统节日等节点,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围绕亲子研学、徽文化研学、生态课题研学、美食研学等,联合呈现黄山市研学旅游内容,全面提升“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的黄山市研学旅游体验价值感。

合肥树立科创科普

研学旅游新标杆

270余家科创科普旅游基地、70余条科普研学线路、430万人次的游客量、1000余套科普研学课程、1部省级地方标准立项、8件研学旅游课程在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中获奖,这一连串的数字展现了合肥市科创科普研学旅游的丰硕成果。2024年,合肥市获评“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称号,“合肥·科好玩”成为城市新名片。

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创科普研学旅游发展工作,顶格部署、首位推动,走出了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合肥市科创科普研学旅游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高位推动,从“单打独斗”变为“多方联动”。市委、市政府出台旅游强市实施方案,编制《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规划》,制定《合肥市促进科创科普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文旅、教育、工信、科技、科协等部门共同培育研学旅游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科技旅游示范基地,凝聚合力、共同推动科创科普游成为全市“第一游”。

二是深挖资源,从“工业旅游”变为“多元融合”。依托270余家科创科普旅游基地等资源,打造覆盖多领域、关联多学科的科创科普研学旅游基地体系。围绕基地特色,推出虚拟数字人、载人飞碟、大科学装置、低空飞行等新场景、新业态。

三是完善服务,从“简单解说”变为“体验课程”。开展合肥市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启动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和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规范化建设。全市共计开发先进制造、人工智能、聚变能源、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主题课程1000余套。应对新时代研学市场变化,立项省级地方标准《合肥市科创科普游服务规范》,出版《科里科气研学合肥》读本,指导各基地由“讲解教授”向“沉浸体验”升级。

四是扩大营销,从“本地流量”变为“全国市场”。举办安徽省特色研学旅游主题日、中国(合肥)科学艺术周等活动,发布“合肥打造中国科普研学与旅游目的地共识”。推介“科幻新天地”“科技新能源”“科普新生态”等110余条线路。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有请科代表”“小晚的慢时光”“和悦游”“合肥文旅发布”等公众号与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自媒体“同屏共振”。赴上海、南京等地开展主题营销活动,科创科普游省外游客占比由5%提升到17.5%。

下一步,合肥市计划研发一批优质研学课程、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基地、设计一批精品研学线路、培育一批金牌研学旅游指导师,打造“科技创新看合肥,科普研学到合肥”的城市旅游品牌,推动“科技创新高地”向“研学旅游胜地”的持续转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安徽:做好研学旅游融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