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提升含金量 亮出高言值

转自:团结报

  □本报记者 黄昌盛

  山河披锦绣,万木竞争春。3月4日,全国两会时间正式到来,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两千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共赴一场春天的盛会。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民主党派参政履职工作的“大考”。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政协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成员,将在一周的时间内交出检验过去一年履职成果的答卷。

  记者了解到,各民主党派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建言材料已基本出炉。这些建言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需,充分凸显民主党派界别特色,同时注重广泛汇集民情民声民意。一年多来,为做好全国两会履职建言,各民主党派或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或充分调集内外资源,或进行综合评比论证,力求保证所提交建言的精准度和含金量。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为您全面解析这些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声音”背后的故事。

  凝聚集体智慧

  检验调研成果

  在我国大西北,昔日的茫茫戈壁,变成了发展绿色能源的“风水宝地”,广阔的蓝天之下,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星罗棋布;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中国提供的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深受欢迎……去年9月,由民革中央指导的2024能源绿色发展大会在广东深圳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在开幕式上分享了自己调研时的所见所闻。

  能源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近年来民革参政履职的重要方面。正是在一次次调研的基础上,民革中央精准把脉前沿动态、剖析当前问题、研究对策建议,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持续就能源问题提交意见建议。今年,民革中央拟提交44件集体建言,其中就包括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培育数字能源新质生产力等主题。

  将长期关注、深入调研发现的问题和由此形成的调研成果带到全国两会,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同的做法。拟提交政协大会的发言材料和集体建言,既是一年来各民主党派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履职实效的成果展示,也是对参政议政成果的检阅。

  大调研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重头戏”,往往会在两会建言中占据重要分量。去年,各民主党派中央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国内大循环”重点考察调研,为助力促进中共中央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参考,有关调研成果在今年全国两会平台上同样得到体现。

  当前,生物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正日益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支柱,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去年4月,农工党中央针对“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课题,赴天津市和广东省进行重点考察调研。今年,农工党中央政协大会建言主要包括4个方面,其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便位列其中。

  九三学社中央尤其注重调研支撑议政建言的作用。去年围绕“打通创新驱动发展堵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主题,整合全社力量开展党派大调研,举办第十九届“九三论坛”,形成相关建言成果。与此同时,还召开了5次科学座谈会,聚焦关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就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15项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相关议政成果,议政调研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上下协同、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

  各民主党派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两会履职建言工作,为此形成了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调研有深度、建言有精度。其中,民革中央持续出台“一号文件”,把参政议政作为“一把手工程”谋划推进,创新构建了“广泛荐题—中央定题—地方领题—联合解题—共同答题”的选题调研工作机制,集聚民革全党的资源和智慧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与之合作的科研院所等“外脑”的作用。

  台盟中央的建言材料同样来源广泛,既有2024年台盟开展的主席带队的党派重点考察调研、副主席带队的5项专题调研、台盟中央7项重点课题调研等三个层次紧密衔接的调查研究,也有台盟各地方组织、各专委会紧密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和对台工作任务开展调研的成果,还有台盟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开展涉台研究形成的第一手成果。

  深耕重点领域

  凸显界别特色

  民进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46件建言材料。按领域划分,“老阵地”建言材料共17件,包括教育领域10件、文化领域4件、出版传媒领域3件;“新领域”建言材料共29件,包括科技医卫领域8件、经济领域8件、人口资源环境领域8件、社会和法制领域5件——这组数据是2月25日民进中央与媒体座谈暨两会新闻通气会所披露的。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要界别特色的参政党,民进准备的17件“老阵地”建言材料也占到其两会建言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参加单位,各民主党派各有其界别特色,这些特色在其两会建言中得到充分体现。医药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是农工党的主要界别领域。农工党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交35件中央建言、25件界别小组建言。在35件中央建言中,体现农工党主要界别特色的有25件,占比71%;25件界别小组建言中,属于农工党主要界别领域的有19件,占比76%。

  民盟中央同样将全国两会视作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展示参政议政成果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民盟中央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建言材料和大会发言,凝聚着民盟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对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注。其拟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的45件建言,内容涉及文化教育科技、经济发展、社会法制、资源环境生态、卫生健康、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7个领域。

  致公党中央则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任务、社会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向全国政协报送的口头发言1件,书面发言3件,集体建言32件。有关建言延续了致公党的侨海特色,同时涵盖了经济、科技、医卫、法治、民生、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2024年是台盟中央确定的“两岸交流促进年”。以此为台盟工作主题,台盟举办了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暨收复台湾362周年等系列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取得多项成果。在此基础上,台盟中央同样在今年全国两会将涉及两岸关系的内容放在建言材料首位,保持一定比例,体现鲜明的“台”字特色。

  民革持续深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社会法治、“三农”等重点参政议政领域进行议政建言。民革中央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民革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交的44件集体建言内容围绕两岸文化交流、两岸乡村深度融合、蓝领人才培养、完善普惠托育服务、农业机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等多个重点领域。

  建言优中选优

  服务国计民生

  2月15日,民建中央提案论证会在京召开,包括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谷树忠在内,8位民建会员专家现场就提交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言材料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位会员专家提交了书面评审意见。

  时间回溯至春节前,民进中央在1月17日召开了2025年提案评议会,由各专委会负责人对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收到的建言素材进行评议。台盟中央也在1月20日召开了2025年党派提案评审会,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和高校科研机构领导、专家,对拟提交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建言材料进行集中评审。

  政协提案工作承载发展大局所需、社会民生所盼、多党合作所长,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独特优势和显著效能的具体体现。提交全国政协大会的建言材料,必须是有针对性、可行性的“高言值好声音”,最终获得立案后方能在推动问题解决、社会发展上有所作为。各民主党派中央为此下足了功夫。从建言材料汇总到评审论证,再到提交政协大会,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

  以民进为例,民进中央今年共收到提案素材449篇,主要来自民进各省级组织、民进中央各专门委员会、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合作平台及有关机构、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以及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会员中的全国政协委员等方面。最终拟提交的46件建言材料,是经过民进中央专门委员会评审修改、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和合作平台等会内外专家评议、参政议政部深度加工、民进中央主席办公会议审议等程序才得以确定的。

  民进中央在评审过程中明确,要对标“国之大者”“民之关切”,紧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更多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标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的重点工作任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对标民进特色,积极应对老阵地建言资政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不断巩固老阵地、开拓新领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和民生大事,是今年各民主党派两会建言的重点。民盟中央的两会建言主题包括高等教育数字化、职业本科招生改革、“新工科”人才培养、推动中华文明传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内容;农工党中央明确,将围绕“十五五”规划聚焦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围绕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为东北全面振兴建言献策;致公党中央也保留了一些多年来持续关注的内容,如提振消费、涉外法治、外资外贸等。

  盛会今日开启。未来一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代表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成员将亮出更多具有精准度和含金量的“好声音”,为人民群众发声、为社会发展献策,也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良好形象,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提升含金量 亮出高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