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河子讯(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2月27日,在石河子特殊教育学校的感觉统合训练教室内,伴随着轻快的音乐,10余名学生在老师“一对一”指导下,利用攀爬网、平衡桥等专业设施,接受感觉统合康复训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持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构建起覆盖全学段、融合多领域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为残疾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目前,该师市适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100%,并于今年成功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在制度保障方面,八师石河子市严格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足额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及接收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生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确保资金精准拨付;创新建立多部门协同评估机制,由教育局联合卫健委、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组建专家委员会,为师市百余名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实现公办学校随班就读或“送教上门”100%安置,保障每一名残疾少年儿童享有公平教育机会。
八师石河子市将“教康结合”理念贯穿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围绕“生活+”这一重点,结合学生个性化康复训练需求,研发完成《劳动教育》《唱游与律动》等6个校本课程资源,构建了以生活教育为中心、以生存教育为根本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开展职业教育和特奥运动训练,支持职业教育学校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尝试通过联合办学,开设烹饪、烘焙等职业培训班,并积极鼓励培养特奥运动员参加全国赛事,累计斩获各项奖牌68枚。
与此同时,八师石河子市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的专项培训力度,常态化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其他相关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配备。
“我们将持续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创新,拓展‘两头延伸’服务,推动早期干预与职业高中教育相衔接,为残疾少年儿童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感受到特别的爱。”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