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张建华正在挑拣饲草里的杂物。
“咩咩咩……”3月2日,在赤峰市林西县新林镇八一村张建华家的羊舍内,细嫩的羊羔声此起彼伏。一只只新生羊羔活蹦乱跳,它们的诞生,不仅给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还为张建华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喜悦和希望。
在宽敞明亮的羊舍内,母羊安详地卧着,身旁新生的羊羔正努力吮吸着母乳。张建华难掩内心的喜悦:“今年我家存栏基础母羊有100只,到现在已经顺利接生了80多只羊羔,双胞胎、三胞胎的情况不少,还有四胞胎。去年冬天,我储备了600捆优质饲草料,母羊吃得好,产羔情况格外理想,看着这些小家伙,心里别提多踏实了,今年的收入稳了!”
新林镇畜牧站工作人员上门讲授防疫知识。
羔羊声声唤春来,换来的是牧民在接羔季里收获的满满幸福,为了确保接春羔工作顺利进行,林西县打出了一套保障“组合拳”。以新林镇为例,一方面镇供销社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全镇养殖业协调优质饲草料2400吨,保证母羊在孕期和哺乳期营养充沛。另一方面,镇畜牧站邀请畜牧养殖领域的专家,举办了多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养殖技术培训,提升了养殖户们的专业技能和科学养殖意识。
在张建华家,技术员李兴哲正在向他讲解注意事项:“这段时间要特别留意羊羔体温变化和进食情况,此外羊舍的卫生一定要保持好,定期消毒,减少病菌滋生。”
出生两个月的小羊。
眼下正处于接羔的关键时期,像李兴哲一样的畜牧站技术员全员出动,奔走在各个养殖户家中。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根据每个养殖户的实际养殖规模、品种结构和管理水平,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养殖方案,从母羊的配种受孕到羊羔的成长出栏,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
“以前,因为操作不当每年接羊羔都得死亡十几只甚至更多,培训后,把家里的产羔棚舍重新改造了,现在下了70来只羊羔,成活了68只,成活率比以前高多了。”湖泗汰村养殖户张春山说。
产羔棚舍内的小羊。
目前,林西县各地接春羔工作进展顺利,羊羔成活率大幅增长。下一步,林西县将积极探索“养殖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将养殖业与农产品深加工等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肖璐
新闻编辑:莎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