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碳中和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三成以上,其绿色转型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零碳园区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成为投资领域的热门赛道。
二、政策驱动:零碳园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这一政策信号为零碳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5年,国家级经开区预计将启动至少300个零碳园区创建,覆盖能源、建筑、交通全领域。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零碳园区建设。而早在2024年3月,江苏省就发布了《江苏省(近)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南(暂行)》,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原则和指标要求。
政策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补贴方面,还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各地政府纷纷设立专项基金,对零碳园区的建设项目给予直接的资金补助。例如,江苏南通、常州对新建的零碳园区,根据其投资规模和建设进度,给予最高百万元资金补贴,用于支持园区内的能源设施建设、低碳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
地方实践百花齐放:
- 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核心区、雄安新区全电智慧园区等标杆项目落地;
- 江苏、浙江等地出台近零碳排放区建设指南(导则),明确能源结构优化、碳核算体系等指标;
- 四川、山东等省启动省级试点,探索低碳园区与产业升级的协同路径。
三、技术路径:光伏+储能的“黄金组合”与智慧化升级
零碳园区的核心在于构建“能源网+产业网+数字网”三网融合的生态系统,其中光伏+储能成为标配,数字化管理平台则实现全流程优化。
光储融合的能源革命
- 鄂尔多斯样本: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主要通过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和基于风电、光伏、储能、绿氢相结合的能源岛,园区80%能源由本地的风电、光伏直供,20%与电网交易,可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在2024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上,“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升级版(2.0)”正式发布,旨在实现从零碳制造到零碳创造的全面升级。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2.0将建设以绿色电力为支撑、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领域减碳零碳产业园,还将推动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并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力实现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产业园。
- 技术创新:北京潞电实验园区采用交直流混联网架,实现绿电消纳率85%,碳排放下降65%。
2. 数字化“智慧大脑”
- AI预测与调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能耗与碳排放,优化绿电调度(如美的楼宇科技基于iBUILDING数字化平台,为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搭建了美的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帮助工厂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数据核算,分析和一体化认证。此外,通过智能建模、因子匹配、一键报告、一体化认证、AI全景分析等数字化手段,产品碳足迹核算周期可缩短约85%,综合费用降低约80%。);
- 碳资产管理:固德威零碳园区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源网储荷”协同,年收益率达15.8%;
四、市场潜力: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万亿级机遇
全国8.7万个产业园区的碳排放占全国三成以上,零碳改造既是减排刚需,更是产业升级的“胜负手”。
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
- 光伏+储能: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490.8GWh,带动逆变器、电池等设备投资超410亿元;
- 产业链延伸:绿色技术、设备更新、碳资产管理等衍生赛道同步爆发,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生产-碳资产管理”闭环。
零碳园区的建设将带动绿色技术、设备更新等产业链的爆发。在绿色技术领域,随着零碳园区对绿色低碳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将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设备更新领域,零碳园区将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设备,如光伏板、储能系统、智能微电网设备等,这将为设备制造商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零碳园区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例如,零碳园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都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支持。这些服务机构将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推动零碳园区的健康发展。
五、各地差异化路径探索
各地零碳园区建设总体呈现“东部技术赋能、中西部资源驱动、新兴试点创新”的差异化特征:
东部沿海地区: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例如,苏州工业园通过智能电网和碳捕集技术实现100%绿电覆盖,上海金山高新区打造“氢能+光伏”双驱动模式;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构建绿色建筑与低碳产业链融合的示范样板。
中西部及能源基地:依托清洁能源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青海海西州零碳产业园以“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实现绿电占比超90%,吸引锂电产业聚集;四川天府新区通过“林业碳汇+生态修复”抵消碳排放,形成产学研用闭环。
新兴试点与特色场景:福建厦门将零碳理念延伸至社区,推广分布式光伏与碳积分兑换;雄安新区从规划阶段嵌入“双碳”目标,试点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
结语:零碳园区——绿色新引擎与投资新蓝海
零碳园区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策的驱动和技术的支撑下,零碳园区将实现井喷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零碳园区将更加注重能源系统的集成和优化,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同时,零碳园区还将带动绿色技术、设备更新等产业链的爆发,为相关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对于投资者而言,零碳园区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蓝海,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遇。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零碳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分享绿色低碳发展的红利。
素材来源:本文数据与案例综合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策文件及部分行业实践。
来源:友绿网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转自: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Hehson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Hehson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