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颖)昨天,海淀区传来好消息——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再次扩容,智算规模突破10000P,成为北京最大、国内领先的超大规模高性能单体智算集群,将有力支撑各类创新主体万亿参数级通用基础大模型一体化训练和推理。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2023年9月15日启动建设,2024年3月点亮3500P规模的高性能算力集群,如今突破10000P,这是什么概念?项目建设运营主体京能集团业务负责人介绍,1P就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指标。通俗地比喻,10000P相当于500万台高性能笔记本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它可以高效地运用在大模型训练推理、大数据分析、科研教育、自动驾驶等领域。
数据显示,海淀区已聚集AI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人工智能学者1.23万人,均占全市80%以上。区域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达26家,集聚企业超过1300家,通过备案大模型76款,占全市七成,基本形成了芯片、框架、大模型、数据技术与处理服务等技术体系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突破10000P的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通过顶层统一架构设计,实现了效率、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多维度突破。集群跨节点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较传统方案提升40%,能大幅提升万亿参数模型训练效率,还构建了全链路监测和故障自愈系统,可提前预测判断硬件潜在故障,保障全年训练任务完成率超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