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韩文龙 李方卓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不断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民营企业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源泉”。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是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微观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的认识,从“补充地位”“重要组成部分”向“高质量发展主体”不断深化。二是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重要基石。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促使政府在政策制定时更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有效推动了政府政策的创新和调整、市场机制的完善和优化。三是民营企业不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民营企业管理较为扁平、体制较为灵活,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性,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民营企业不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激发了经济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为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强大活力。

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重要力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所有制结构理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相互协同。改革开放初期,通过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一大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为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补充。20世纪90年代后,在民营企业的竞争压力下,国有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等方式转型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也得到提升,实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其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产业分工上协同合作、功能互补。国有企业对能源、原材料、重型机器设备等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保持紧密投资,国企多处于产业链上游。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需的扩张,使得大量外资和民企进入国内消费市场的下游产业。所有制结构在产业分工上呈现垂直分布,两者形成了功能互补的关系。

民营企业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其一,民营企业在扩大内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企业之所以蓬勃发展正是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商品和服务短缺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主线。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拓展、品味不断提高、消费日益升级,民营企业依托其灵活性和创新性,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展差异化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了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其二,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全面开放格局,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国际化经历了“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2019年开始,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民营企业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不断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上攀升。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挥着经济发展稳定器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以来,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以上,个体工商户由4000余万户增至1.25亿户以上,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民营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一方面,民营企业通过吸纳新职业从业者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在服务业和数字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降低了失业风险。以浙江“千万工程”为例,民营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电商、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发挥着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作用。民营企业在研发投入、产业升级等方面推动科技水平提升,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力。从科技创新层面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研发投入前1000强民企的科研支出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的51.75%。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动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攀升。从创新生态构建层面看,民营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以腾讯AI Lab为例,其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华为通过“鸿蒙生态”计划,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着彰显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作用。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全球化布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其一,民营企业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多个技术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向全球。其二,民营企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研发中心,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话语权。华为、阿里巴巴和比亚迪在全球设立多个研发中心,提高中国科技和制造能力国际影响力。其三,民营企业通过品牌国际化,将文化价值向国际输入。腾讯、字节跳动等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全球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促进文化的传播、融合和相互理解。(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